第297章 当年未曾认命,今日也不妥协!(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297章当年未曾认命,今日也不妥协!

江夏衙署。

“多谢先生远道而来吊唁,父亲走时人在襄阳,未曾得见,我自也心中难过,带我谢过吴侯。”

“公子节哀,逝者已逝,生者当强,如今大敌当前,曹军就在襄阳驻军,随时可以出兵威胁江夏,还需紧守故土,不可让奸人得逞。”

“刘荆州虽故去,但索性,精兵强将都留给了公子,令军力得以保存,若公子有所需,我江东也会义不容辞。”

鲁肃执礼鞠躬,神态诚恳。

他这一趟来,是带着孙策的意思,所以这番话可以当做是孙策说的。

这些年,孙策和孙权两人一刚一柔,内外安定江东,让当初不服从的士族全都慢慢归顺。

连当初和孙策极不对付的许贡都不敢再有所异动,始终安心治理其领地。

这数年内,孙氏兄弟令各方敬佩甚矣,这番话无疑是给了刘琦些许安心。

“多谢了。”

“我这里,倒的确有个不错的人选,只是年岁太轻,未曾有名。”

日后地位绝不会低。

“既如此,我立刻返回江东,还请幼常随我一同前去。”

刘琦做了个请的手势,当然也不拖沓,当即带着鲁肃就拐过了正堂一侧,和刘备笑了笑后,去请马谡来。

若是有人刻意辱骂他,就当场骂回去便是,骂不过就动手打。

……

这些在一夜商讨之下,刘琦也同意了,并且连夜将他定为军师,辅佐太守,内政之位则是治中功曹,权势不低。

马谡虽不佳,但却在众多优渥之才中,拔得一位善辩者,也算不错了。

“如今,荆州危在旦夕,若是吴侯有意,可以联手抗曹。”

他曾经看过汉献帝坐在天子帝位上唯唯诺诺,在出恭的恭房内哭得泣不成声。

“可以。”

甚至,可以随口预演出数场大战,了解彼此用兵,才可驳论众人,舌战群臣。

出来时拉着刘琦到一旁轻声说道:“此人口才不错,应当可胜任,但公子能否将要求再放宽些,先促成此事,其余等真正与曹军抗衡,再做决定。”

孙乾、简雍。

领兵作战也不在话下。

刘琦深思熟虑之后,答应了鲁肃的要求。

再者,便是军心。

但不得不说,他所言让刘备很是动心,刘皇叔一辈子被人追赶而奔逃,从北到南,如今竟然还到了贴近江东之地。

但有时候若是与人商谈,便会越发的有斗志,并且这些人还得是志同道合之人。

“刘琦公子、刘皇叔,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

荆州这么大的地界,击败曹操一次,就可以得到不少地盘,这些可都是立足之根本呀……

特别是刘备,根本还不了解此人,这样派过去,也许吴侯会觉得不重视,自然难以达成。

“刘琦公子,应当才是真正的荆州之主。”

其实不光是计策。

“要不,走吧?”

而那时候,南方需要的是数年的防守工事,先行割据两地,让曹军不能速攻,一旦形成了态势对峙,比的就是底蕴。

“或许,他真能立此大功,反倒公祐与宪和,难当此任。”

数万人都可抵挡几十万军,何况现在江东与江夏加起来应当有接近三十万呢?

再者说,江东经营八年之久,囤积了多少粮食,岂会随意被打倒。

重整大汉荣光,我刘皇叔义不容辞!

“好,既然子敬相邀,我会在麾下找到合适之人,跟随子敬过江而去!”

如何还能拒绝?

“孙氏两代人的基业,打下这一片鱼米城乡,安置百万民众,不愿就这般拱手让人。”

“俺家兄长,堂堂汉皇后裔,当今大汉皇叔,何等尊贵,怎能在此等待,若是不要我等寻谋士过去,只管回军营操练兵士便是。”

刘备在新野连续四次败给徐臻计策,这件事在江东传为一段佳话,当然是徐伯文和曹操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