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对于车骑,此时也是千载难逢!(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徐伯文一样可以,因为许都还有曹子脩坐镇。

不可随意而为,此前他们无意来守雍凉也就算了,现在来了当然也是有备而来。

“徐臻,不想交战,至少现在还没有出征的打算,今年切莫闹大。”

“至于天子召见,我们要商议是否可去,许都之内还有不少老汉臣。”

马腾嘴角下撇,眼神悠远了起来,恍惚片刻后立刻一凝,拍了拍马超的肩膀,道:“来,进帐一叙,孟起千万不要心急。”

“好!”

马超腮帮子鼓了一下,和马铁、马岱两位兄弟对视一眼,父命不可违,虽然现在自己在军中声望愈浓,但是孝义绝不能乱。

进了军帐,马腾其实还有别的消息要告知他们,在外人多嘴杂,说不定被人听了去,广为流传。

到军帐之内,反倒安静些,都是家中这些亲属,有些话哪怕是说错了也无所谓。

“儿,你可知晓,徐伯文回来之后,镇守北疆,是一定会与我等大战的。”

“因为曹操在攻打江东,而他要收复西凉,所以,想要我们臣服或者将我等击溃,他们二人,恐怕都打算毕其功于一役,然后令大汉一统,若是都可攻下,那么剩余的川蜀又还有什么抵挡的可能?”

“那个时候,定然是一封诏书,就可以让刘璋回归汉廷,此局势你可要明白。”

马超眯了眯眼,目光凝重的点头。

“我马氏,乃是满门忠烈,将门之后,是以只能降汉,不能降曹、徐,”马腾一边点头一边郑重嘱托,“这并非是不自量力。”

“而是我心中清楚,马氏不能丢了将门之名,这是先祖多年坚守而得,决不可就这样被我等所忘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这是当年那些在许都死去的汉室重臣所言,此衣带血诏,诸位可还记得,我西凉汉人依旧还心念旧时之朝,感念当年昌盛。”

“所以,此战我等不可避让,而现在徐臻明显不愿在今年冬日交战。”

“儿,父有一想法,还请伱定要支持。”

马腾的语气一时间变得极为凝重,而且眼神之中的诀别之意甚浓,马超仿佛是想到了什么。

毕竟父子情深,岂能不知道自家父亲的想法,这样被徐臻一直以天子名义压制,对于西凉绝无好处。

若是反叛则会失去人心。

若是顺意则会一直被徐臻牵着鼻子走,日后任何道义上的诏书、说辞,会让他们处处掣肘。

既然忠心于汉室,那自然不可落入徐臻的圈套之内,可许都不去,天子不见。

对于他西凉来说一辈子没有出路,唯有力战归顺一途,而这将会让家族名声从此蒙羞,甚至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因为衣带诏一事,马腾不知是否是真的天子授意,可当初的确签过盟约,向天子表露归顺心意,那还是李傕郭汜的年代。

此盟约下,他不能背弃投曹,再者,这几年得罪曹氏愈深,已经很难讲和,曹操只要得了西凉,一定不会坐看马氏壮大。

反而会处处打压。

这些话,马腾不用多说,他明白儿子马超定然明白,毕竟已经他如今已自己可以独当一面。

在这边境之地,被羌人称之为神威天将军,领骑兵上万,步卒十万。

西凉砥柱也。

边境与彪悍氏族作战,几乎是战无不胜,直到最近遇上了并州将军赵云,才有所败绩。

父子俩真挚的对视了一眼,马超已经明白了父亲所言,所以当即断然拒绝。

“不可!父亲你还真打算去许都面见天子?”

“不错!”马腾眯了眯眼,“我意已决,定然要去,而且要将马氏的忠诚,告知许都,此时去见,一切都是为了功业。”

“何至于此,”马超取下了白毛狮盔,转身走了几步叹道:“父亲不可去,我西凉稳固,上下一心,军民同欲,难以被人攻破,这些年凉州人士何曾畏惧中原。”

“些许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古来都是成王败寇,若是可得胜,便可执笔书写青史,何至于此?”

“西凉之地,荒原居多,善于骑战,我马孟起无惧徐伯文,他尽管来便是。”

马腾上得前来,捏住了他的手,向下压了一下,紧紧握住了之后,再次极为认真的说道:“孟起,不可如此。”

“要有大将风范,以大局为重,一定要目光长远,想要趁此时机,占据中原,这是最好的办法!”

“父亲!”

马岱听了半天,觉得懵逼,满脸的疑惑,走上来道:“父亲,为何要去许都!?难道你不知道,一旦进了许都,您很可能再也出不来了吗?”

“呵呵呵,”马腾登时宽慰而笑,苦涩摇头,果然,马岱和马铁都不明白个中道理,家中那些彪悍勇武的女儿,能懂得领巾帼兵马,就已经实属不错了。

所以,他明白不必和马铁、马岱他们说得明明白白,只要马超懂就行了。

日后,这些子嗣也迟早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