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开始之前,答案已经被写下(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难道是为了钱?

斯托芬教授不解,连他都不缺钱,跟更不要说屡次研究获得暴利的林云了。

学者嘛,做些高雅的事情才是正途。

材料学是苦哈哈的,但到了金字塔尖尖,却一览众山小。

“样本都不够,研究个鬼啊!”

林云沉默。

“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物理实验,比如在康奈尔我可以拜托实验物理工程师,从量子层面直接击穿石墨烯的单层二维碳原子,获取核心数据。”

斯托芬教授自信满满,哪怕这背后的代价,是上亿美元一次的前沿物理实验。

可有的是人愿意为人类未来买单的,不是吗?

顶尖的学者,或许不擅长做生意,但头脑绝对精明,斯托芬教授已经在畅想着和林云合作后的美好蓝图。

“说实话,我有些失望。”

挠挠头,林云感觉从这个老梆子身上,拿到难能可贵的几百熵值,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没有那种纯粹追求,满脑子都是执拗。

在其身上投资更多,委实没必要。

“什么意思?”

斯托芬教授嗅到不好的意味。

“我本以为可以在学术上折服你,没想到你满脑子都是利益。”

林云有些惋惜。

或许,当初是会因为探索真理而兴奋,但哆嗦那么一下,出些微不足道的痕迹后,剩下的只会是无尽空虚。

“不~”

斯托芬教授低沉着。

“知道结果反推模型,完成理论的逻辑自洽,这对于物理学家数学家而言,应该不是难事,甚至连‘不懂数学物理’的材料学家,大概也能完成。”

林云侃侃而谈。

“但要因此脑洞大开,延伸到其它区间,是不是为时过早?单就石墨烯而言,你应该清楚现有科技的掌握程度。”

有点扎心。

但不这样怎么勾起斯托芬教授的偏执。

果然,正面的学术交流,就此拉开序幕。

……

“唐老师,你有做他们的讨论纪要吗?”

苏蓉满脸懵逼,只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

她还是个本科生,菜鸟一点也很正常吧?

“等会,等会。”

唐开国勉力支持着。

现在他和学生的差距,都已经这么大了吗!明明去年这个时候,唐开国还在给林云上专业课。

其实讨论的主题,也就局限于石墨烯。

目前应用材料的焦点难题,是如何从内在性质走到外在性能。

所谓的构型结构,也就是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需要场景,发挥应有的性能。

当然,这都要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质上。

而材料统一标准模型,便是整理出此间的桥梁。

不单要在石墨烯方面有用,更要通行于其它材料。

所以,这才称得上伟大。

可惜做不到。

两人说得嘴巴都干了,桌上的茶杯空空满满十几轮,最后在那个停顿了十几分钟的空隙中,斯托芬教授脸上露出挫败。

“我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开始建之前,我相信答案已经被写了出来。”

斯托芬,真理的斗士,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