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改性穿透薄膜!斯托芬教授的雄起(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现在的林云可不是什么菜鸟,所以给斯托芬建议了一条简单的路子。

“解决前人的猜想有什么意思,我斯托芬要把自己的名字,挂在开宗立派的里程碑上。”

斯托芬教授现在的确是飘了。

接着闲聊几句后,斯托芬安排手下的硕士生博士生,还有其他研究人员,签下了保密协议,让他们完成接下来的繁琐测试。

“需要我走个流程吗?”

林云看着身后的实验室,已经被康奈尔校长围起来的样子,就有些担心。

别真把自己的脚给砸到了。

“这有什么必要,改性穿透薄膜的前途,目前还在理论上,专利上又没有你的存在,只是涉及前沿研究,我斯托芬在康奈尔还是有点底子的。”

斯托芬教授拉着林云,开始就新成果的论文,彻夜长谈!

《一种高性能锂空电池的石墨烯改性氧气穿透薄膜》

无愧是材料学方面的大佬,斯托芬教授在还没有得到完整数据的情况下,就起了这么个大气恢宏的标题。

直接将仅仅存在于概念中,或者只是实验室里效率极低的锂空电池,给化为现实。

不知道的,还以为锂空电池已经蓄势待发。

如果设想为真,那下一步就真的可以见到,续航数千公里,而且环保低碳无污染的特斯拉行驶在荒野中。

“为了感谢你的帮助,我要和你共列一作。”

早上五点过,斯托芬教授摇醒了林云,想分润点好处。

“我看看……”

林云其实没做什么,就在思路上有所建议而已,还不是那种关键核心,到底还是斯托芬自己厚积薄发。

何况这种三无论文……要是没有大牛名字挂在一作,早就被期刊编辑给丢到垃圾桶里面去。

实验数据待完善是什么鬼。

“不了不了,专利你又不分钱给我,我拿个电池电极材料已经有得赚。”

不是林云鄙视康奈尔大学的套现体系。

只是以在国内新成立的国企来看,那才是真正一条龙,从电池电极反转到各种电池,这才是捞大钱的关键。

之后斯托芬和康奈尔与这家国企的碰撞。

林云并不看好,最多也就花几个亿拿到这种薄膜的专利授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