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叹了口气,苦笑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看来这南征不会那么太平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穆桂英和八姐九妹对狄家讳莫如深原因还要从南唐造反说起。
豪王李青和妖道洪飞忽然进兵朱茶关,把总兵陈豹打了个措手不及。
陈豹连夜进京求援。
万岁得到战报,吃惊不小。
当下就想在朝中拟定挂帅人选,出征西夏。
这时,平西王狄青保举自己的儿子狄龙为元帅,次子狄虎为先锋。
然而由于狄龙狄虎在朝中的威望不够,遭到了相爷包拯的反对。
同时天官寇准也提出,要在校场比武,能技压群雄者,方可挂帅。
于是狄家没有法子,只好在校场设下擂台,挑战天下群雄。
这个擂台设了三天,竟无人能赢得了狄龙。
此时狄龙不禁有些得意洋洋。
第四天,狄龙在赴校场的途中,骑着马耀武扬威地路过杨府。
被杨府的管家杨洪喝止。
原来杨家有一块太祖皇帝御赐的“闹龙匾”,匾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杨洪见狄龙过府,没有下马的意思,便死活也要把大太保从马上拉下来。
狄龙根本没有将这个年迈的管家放在眼里,伸手便打了他。
杨洪受了委屈,去向老太君和穆桂英告状。
但是老太君以大局为重,决定不作计较。
这事传到了穆桂英的女儿,三小姐杨金花的耳朵里。
杨金花虽然今年才十三岁,但她的性格与她母亲年轻时颇像,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但又怕老太君怪罪,所以和丫鬟杨排风一起,女扮男装,改名换姓地来到校场与狄龙比武。
别看杨金花年纪小,武艺可是受穆桂英的真传,一点也不含糊,竟然打败了狄龙。
但既然打败了狄龙,就要挂帅。
杨金花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扔下帅印和杨排风跑了。
平西王狄青也是以国事为重的人,见金花要跑,就派他的三子狄祥,四子狄昭前去阻拦。
谁知狄祥狄昭恨杨金花夺了本应属于他家的帅印,竟在路上下了杀手。
杨金花和杨排风无奈,只好打死了狄祥狄昭二人。
事情已经闹大,杨金花不敢逗留,便跑进了府里。
平西王听说两个儿子被杀,急忙带兵追赶,尾随着杨金花来到天波杨府。
后来,这件事还是八贤王赵德芳亲自出面,在万岁爷面前求情给摆平了。
并且保举穆桂英做了征南的大元帅。
穆桂英经过着许多曲折,也不好拂八贤王的好意,只好接下了帅印。
这事尽管表面像是过去了,狄杨两家也在万岁面前握手言和。
暗地里两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尤其是双阳公主,两个儿子都死在杨家人的手里,她心里怎能不痛,怎能不恨但比双阳公主更恨的人还有,那就是大太保狄龙,眼看就要到手的帅印被夺去了不说,还搭上了两个弟弟的性命。
此时他的恨意,不比洪飞要轻。
他指着天发了誓,一定要找到机会,为两个弟弟报仇雪恨。
在穆桂英的奏章送达朝廷的同时,另一份加急文书也递到了仁宗皇帝手里。
原来,西夏见南唐造反,也趁势起兵攻打环庆一线。
由于西夏素来害怕狄青,天子就加封狄青为征西大元帅,带了五万人马去了西夏。
而南唐的二路元帅,自然落到了狄龙头上。
要是没有杨金花大闹校场打败狄龙,这个征南元帅的头衔本就是狄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