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跨坐在胭脂马上,绣鸾刀插在身旁的地里,站立在高冈之上。
迎面吹来的风,似乎带着浓烈的血腥气,一场大战正在山峦的另一边展开。
风吹来,让她头上的盔缨迎风飞散,像一头青丝。
身后的八面护背旗,猎猎作响。
她放眼朝山下望去,无数个黑点越过阻挡她视线的山巅,三三两两地朝这边跑来。
她心里隐约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杨文举策马朝她飞奔过来,离她十余步的地方翻身下马,身姿矫健。
在每次战斗中,杨文举都充当了前锋的角色,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穆桂英打从心底里越发喜爱这个失散多年的儿子了。
杨文举几步就走到穆桂英面前,下拜道:“启禀母帅!呼家三位王爷在困龙山打了败仗,正往寿州撤退过来。”
穆桂英心里一惊,问道:“呼家将无比神勇,纵使破不了困龙山,也不致于打了败仗!这是怎么回事?”
杨文举眼神不定,言辞闪烁,道:“这……南唐有萧元帅为质,呼王爷不敢轻举妄动……”
穆桂英心如明镜,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暗骂道:“可恶!”她当机立断,对杨文举道:“着令你率本部人马,接应呼家三位王爷。”
杨文举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就见他把呼延庆、呼延平和呼延明三人领了过来。
这三人,鲜血满征袍,甲胄上插满了箭矢,活像三只大刺猬。
三人一齐下拜禀道:“我等有辱军令,请元帅治罪!”
穆桂英也不多问,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三位王爷不必放在心上。先请下去休息,本帅另想办法破他的困龙山,必定早日救出萧元帅。”
三人谢过后退下。杨文举陪着他们也一起走了。
又只剩下穆桂英一人在山冈上了。
山下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禁卫军的骑兵分成三路,扬起三道烟尘,往山峦的另一边而去。
他们是去接应还没跑进寿州地界的同袍的。
她自己却一筹莫展,呼家军的失败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不仅是伤亡人数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军心已经没了。
这时,一名蓝旗官跑来报道:“启禀元帅!曾将军探山归来,在山下求见。”
穆桂英心头一喜,道:“快让他来见我!”
曾杰上了山,见过穆桂英。穆桂英问道:“曾将军,此次探山,怎去了这么多日子?”
曾杰风尘仆仆地说:“回元帅的话,那困龙山地势险峻,处处都是悬崖峭壁,想要进山实属不易。”
“哦?”穆桂英接着问道,“可寻到了进山的办法?”
曾杰道:“据末将查探,困龙山入山的道路只有一条,已被南唐设立了重重关卡,如想要攻进去,怕伤亡会很大。另外末将还发现了几处隘口,却也被南唐事先占领了。”
穆桂英忧心忡忡:“那是没有办法了?”
曾杰道:“也并非没有办法。末将在困龙山要塞往西一百余里处,发现了一条樵道。那条樵道,原是山下农夫上山砍柴的道路。后由于南唐军队的到来,山下的村子已荡然无存,这几年无人踩踏,蒿草足有一人高,实在不易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