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千年辛秘(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南宫逸玉更加糊涂,什么圣母?

什么千年情?

和自己有何关系?

真是莫名其妙!

石怡莲不好意思地擦去溢出眼眶的喜悦之泪,说道:“对不起,我太兴奋太高兴了,请原谅我刚才的失态。”

南宫逸玉忙道:“没关系,究竟何事,请门主明示。”

石怡莲环视在场诸人,清了清嗓子,用极其动人的声音道:“这件事除了我和两位长老三人知道,再就是珊儿略知外,谷中的所有姐妹都不太清楚,此事说来话长,我刚才口中所指的谷主,便是那战国时代的天下第一美人西施姑娘。”

“什么?”南宫逸玉无比震惊,头脑象突然间短路似的,万没料到这百花谷的谷主竟然是战国时代的天下第一美人西施。

只听石怡莲继续道:“战国时代的历史可能公子早有耳闻,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成为阶下囚,通过臣服的假象骗取了吴王的信任重获自由,于是卧薪尝胆立志复国,可他根本就是草包一个,毫无本事,居然采纳了范蠡的馊主意,用牺牲一个弱女子的终身幸福的美人计去媚惑吴王,那范蠡原本和西施是一对初识不久的爱侣,但这人更不是东西,为了报答勾践的所谓知遇之恩,竟然舍得把恋人拱手献给吴王,可怜西施一个弱女子,注定成了男人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石怡莲说到这里,气乎乎地停了下来。

众女全都听得专心致志,南宫逸玉伸手拿起茶几上的百花蜜茶递了过去,石怡莲含笑道谢,轻呷一口,接着道:“西施姑娘为了大局,强忍眼泪和悲痛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入吴宫后,坚强地忍受了十余年的屈辱生活,终于盼到了吴国的灭亡,本来,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那知范蠡负心薄义移情别恋,西施姑娘伤心欲绝,终于毅然地离开了他。”

听到这里,林珊等人纷纷道:“西施谷主做得好,对于这种薄情郎,就该这样!”

“如若是我,就一剑杀了那负心薄义的坏东西!”

石怡莲挥挥手让众女安静下来,继续道:“西施姑娘离开那个负心人后,迷迷糊糊中来到了这座山谷,当时山谷中杂草丛生,荒无人迹,和现在大不相同,西施姑娘迷失在谷中苦苦挣扎,又饥又渴,正在生命陷于垂危之际,遇见了天上下凡而来的三圣母,可见,好人终有好报!”

说至此,石怡莲再次停顿下来,喝了口茶水,才又继续道:“三圣母十分喜欢西施姑娘的美丽与善良,与她结拜为姐妹,并传授她武技之道和内功心法,同时还教会了她以心法驻颜的诸般法门,随即又把这里的环境彻底改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不久后,三圣母回转天庭,西施姑娘本欲随她而去,但三圣母却说她有段千年情缘未了,必须等到那段情愿了却后方能肉身成仙,同时留下一个锦囊和一颗玉珠,嘱她在生命垂危之际拆看,必有奇效,三圣母走后,西施谷主把此谷命名为‘百花谷’,尊圣母吩咐勤练武功,直至武功大成,才出谷只身入江湖挑选传人,这时,天下已归秦朝所有。”

南宫逸玉听得入神,想不到天下间有史以来的第一大美人西施竟有如此奇遇,这的确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他见石怡莲停了下来,立即追问道:“后来怎样?”

“后来,”石怡莲接口道:“西施谷主精选了十二名姿质出众,身世孤苦的小女孩带回谷中传授她们武功心法和驻颜之术,从此,西施谷主便和十二名弟子相依为命,精研武学,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一天,西施谷主忽然心痛发作,这是她在吴宫因长期忧郁而患上的绝症,她感到自己生命已难长久,于是遵圣母所嘱拆开了那封锦囊,然后吩咐弟子们依锦囊行事。”

南宫逸玉愈听愈奇,正欲发问,赵秀敏已美目流盼地接着道:“那封锦囊里说,西施谷主本是天庭的一株最美丽最动人的仙花,因应劫来到了人间,劫满本应回转天庭,但有一段天注情缘未了,必须等待那段情缘圆满了却后才能回到天庭,至于情缘的来历,因涉及到天机,所以锦囊中并没道及,锦囊告诉西施,在谷中一处隐秘崖壁内有座密洞存有一幅万年寒玉作成的石棺,令西施断气前将自己留下的那颗玉株纳于口中,然后由弟子将温而不僵的身体抬入棺中封好,并预示将来必有修炼纯阳内功的纯阳之体前来救她,还详述了解救之法。”

南宫逸玉听得睁目结舌,不信天下间竟有如此荒诞之事,其她女子等亦是美目圆睁,满脸疑惑,石怡莲笑道:“难怪你们都不相信,此事说来的确太过玄妙,但我们绝非虚言,到时咱们自会请公子去那座山洞。”

南宫逸玉问道:“那封锦囊还在吗?”

石怡莲道:“据以前谷中的前辈们说,锦囊在西施谷主入棺后不久便即风化了。”

南宫逸玉暗呼可惜,感叹仙家之物果然神妙,然后问道:“那你们是西施谷主的多少代弟子了?”

石怡莲微笑道:“我和两位长老是谷主的第十八代弟子中幸存的三人。”

“那后来怎样?”南宫逸玉继续先前的话题道。

石怡莲道:“十二名弟子把谷主的仙体封存好后,便按锦囊所嘱各入江湖每人精选九名弟子带回谷中细心教导,同时,经常出谷寻那千年难遇的纯阳之体,可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前辈们始终没能找到。”

南宫逸玉忍不住问:“为何必须是修炼纯阳内功的纯阳之体方能解救呢?”

黄玉燕道:“因为西施谷主乃纯阴处女之身,且所练内功乃纯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