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贵妃点头赞叹,对那忠心志士称许不已。
她举起美目,望向前方败逃的溃兵,轻轻咬牙道:“只恨那贼首洪三娘,趁乱逃走。若被她逃去,重归巨山率贼兵抵御朝廷大军,不但让我军攻山更困难,吾亦难消心头之恨!”
李小民偷偷看了她高耸酥胸一眼,想着那一飞刀差点便让自己没的可摸,不由大起义愤,拱手大声道:“那贼婆娘如此可恶,末将愿率一支军,前往追袭,绝不能让她这么轻易逃脱!”
秦贵妃拼杀了一阵,只觉香汗淋漓,病势似是更去了几分,只是还是有些疲惫,无法再去追击,听得小民子请令追敌,正合心意,对这善体人意的好孩子充满了欣赏感激之情,点头微笑道:“你愿去也好,以你的本领,贼军自是奈何你不得。只是战乱之中,危机四起,你要当心才是!”
李小民恭敬地躬身领命,看看大局已定,贼军只顾逃窜,无力反击,而秦贵妃身边护卫又个个小心地守护着她,便放下心来,率军而去。
临走时,还留下几个鬼卫,在秦贵妃身边暗暗保护着她,千万不能让她出了什么闪失。
在前面,洪三娘率领败兵,落荒而走,张皇之下,已是慌不择路,只顾一路向南逃去。
身后却一直有喊杀之声,远远传来,似是官军仍不放弃对败军的追杀。
快到天明时,洪三娘才勒马停下,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十几个残兵,都骑着马,这才能跟得上自己的脚步。
她胯下马速快捷,这一路逃出好远,自以为官军不会追来,因此放松缓行,正要下马休息,忽然听到身后远处,马蹄声远远传来。
洪三娘大惊回头,见那一处尘烟大起,当中一杆大旗,上书斗大的一个“李”字。
洪三娘又惊又怒,猜到那便是抓了自己女儿去的死太监,虽然有拼死之意,怎奈敌众我寡,无法与抗,只得拍马疾行,顺着大道南逃。
李小民率领一支骑兵,按照鬼卫所指方向,一路追杀而来,远远看到洪三娘的影子,精神大振,挺枪大喝道:“洪三娘,休得逃走!看我李小民来擒你!”
洪三娘身后贼众,大都是她的心腹,护着她逃到此处,见官军追来,舍生忘死,留下来阻挡官军的脚步。
李小民马速如风,驰入贼众之间,亮银枪狂刺而去,挑飞一名敌兵,看看这些人都是凶悍男子,没有什么漂亮的女兵,微感失望,回头大喝道:“都杀了,别留一个活口!”
他留下亲兵在后面围杀贼兵,自己却仗着艺高人胆大,孤身挺枪,拍马向洪三娘逃去的背影追去。
洪三娘慌不择路,落荒而逃,听得后面马蹄声越追越近,不由大急。
恍然间,前面的满目荒野之中,有一大片树林出现。
洪三娘狠狠一咬贝齿,心中暗道:“冲入林中,便不怕他追来了!”
她挥动马鞭,狠狠打着战马,拼尽马力,冲进林里,这才停下喘息。
回头一看,追来的只有一人,却是一名银盔银甲的英俊少年,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却是英武无比,满身的精神悍勇之气,正是那太监副帅李小民。
看他紧追不放,旧恨新仇,一齐涌上洪三娘芳心之中。
洪三娘心念电转:“既然他不肯放过我,索性做翻了他,若能一举擒下这狗太监,拿去换女儿之命,却也使得!”
一抹凶狠厉色在这女匪首脸上现出,她迅速跳下战马,挥鞭打马,赶得它吃疼狂奔,自己却手足并用,飞快地爬上树梢,手拈飞刀,只待李小民追进林中。
常言道“逢林莫入”,李小民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拍马追到树林边,远远看着在树木遮蔽之下,似有一匹骏马远远逃向树林深处,正要追赶,忽然心中一动,勒马停步,在林外等待消息。
不过转瞬间,一个鬼卫便从林中飘来,凑在他的耳边,将洪三娘现在的位置报告给了他。
李小民心中暗笑,一心只想戏耍这悍勇佳人,也不抬头去看她趴在树上的可笑模样,拍马入林,循着马蹄印迹,向前追去。
洪三娘趴在树梢,聚精会神地盯着他,见他上当,心中暗喜,眼睁睁地看着他驰过自己栖身的大树,结实有力的双腿盘紧树干,一双玉手用力挥动,悄无声息地将两道寒光向李小民后背射去!
为了不让李小民受致命伤,这两刀却是射向他的右肩和后臀,只要他丧失战斗力便好。
此次洪三娘是志在必得,分毫拿捏得极为准确,飞刀掷去,已是使尽她平生之能,心里知道,必然是绝不会虚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