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在于,当初人们看完电影之后,各种打电话呼朋唤友,寻找曾经失落和遗忘的青春,而如今人们看完了《建筑学概论》,剩下的只有一片缄默,然后默默地躲在房间里舔舐着被骤然揭开的伤口。
影片里的细节和情感,显然不是看看影评所能感受。只有亲身去看了,才会被那个名为回忆的锥子扎得鲜血淋漓。
很多人躺在床上仰头看着天花板,发现早已朦胧而模糊的,当年那个女孩的影像,被这部电影逐渐唤醒,曾经哭过笑过温柔过甜蜜过的小小细节,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中愈发清晰。
“我想再看一遍。”很多人如是说。
“别和我们没看过的抢票好吗,拜托。”这是没抢到票的人们无奈地回应。
“当年……我也是一个李济民啊……如此患得患失,而最终错失一切。”
“虽然我没有一个高富帅学长……可我也曾经做过杨瑞妍。看见秀智,我就觉得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在商业取得成功之后,安正勋开始拿锥子戳人心了么……”
“不,安正勋预谋已久。”
“何以见得?”
“早在去年,他和裴秀智一起客串过《秘密花园》,谁还记得?”
一语惊醒梦中人。沉湎在青春回忆中的人们浑身打了个寒颤。
早在《秘密花园》里,安正勋就客串过被裴秀智暗恋的学长!怪不得看见电影中裴秀智和他的对戏,总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难道那个时候,安正勋就已经埋下了这部电影的伏线?甚至于,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要出演这个反角?
“这么说起来,年轻的男主角选择金秀贤也是他的有意安排吗?”
“把《Dream High》营造出来的神仙眷侣,狠狠砸碎在我们面前?”
“这是想让观众恨他吗?”
“……当你恨他的时候,说明《建筑学概论》就已经占据了你的心。”
这是影评人们所难以发掘的角度,独属于被电影攫取了心灵的人们,开放性的脑洞。
更类似于随想,想到什么说什么,然后分享给同学、同事,或者论坛里的同道们听。
往往这样的随想很本质,比天花乱坠的影评更本质,因为人们发自心灵的感触和体会并不像记者们受到了各种各样电影之外的东西影响。
“韩佳人演得很好。”
“是的,我觉得超越了韩佳人本应有的演技,好像得到了一种升华。原本因为长得太美而常常被人扣上的花瓶帽子,这次真的可以摘干净了。”
“秀智呢?”
“秀智的演技出乎意料的好,已经脱离了IDOL的层面……可我觉得安正勋那句话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