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的论点(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等叶冷松看完,李雪又拿了一张表,笑着说,“我还托了香港和台湾的调研公司,也做了调研,和地内相差不多,不过港台那边对《隐形的翅膀》的喜欢度是最高的,《阿刁》虽然差一点,不过喜欢度仍旧算是很高。”

叶冷松对比了一下,也笑了,这大概就是港台与内地的喜好不同吧,特别是台湾那边,对嗲嗲柔柔的歌的喜欢度相对要高很多,对高音的反而没那么待见,从《阿刁》和《拯救》比大陆差十个百分点就能看出来。

对于自己没能想到,李雪想到,并做在前面的事,叶冷松很满意,这才是一个助理该有的素养。

随后李雪又拿出一份资料,“这是各大报刊杂志对这张专辑的乐评,对《阿刁》的词曲和编曲都极为赞赏。”

叶冷松随意翻了翻,大部份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其中一份“中国娱乐报”的一份乐评被李雪重点圈了出来,是这个时代国内很著名的一个乐评人的文章,文章篇幅不算很小,标题是我眼中的《阿刁》。

满纸的赞誉之词,甚至上升到一种文化高度,力荐为内地少有的高质量的歌曲。

李雪圈起来的目的不是说中国娱乐报多重要,也不是一版的那个篇幅,而是他的作者,这作者并不是普通的乐评人,也很少再写乐评了,但他的身份地位在文学界很知名,是任何人都不容忽视的。

曾有人出过千字20万的润笔费想请他写过推荐文章,都被拒绝了,这次居然愿意出山,为一个新人写乐评,确实不易。

叶冷松点了点头,笑着说:“费老还是很看好中国内音乐原创的嘛。”

翻看完十几份乐评,叶冷松才交还给李雪,笑着问:“费老你们是请不动的,应该是出自真心的喜欢,不过剩余的里边,我们花了钱找的枪手有几个?”

李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三个,写的都是软文,相比那些自发写乐评的,这三人写的还算很低调的。还有不少著名的乐评人、教授,我们虽然不会给钱,但在寄试听CD的时候,也会加一点小礼物进去。”

如果只是这三个,剩下的十来人都是自发写的乐评的话,确实算是极佳的口碑了。

说到枪手,叶冷松想起来一件事,问王鸥:“前段时间一直很忙,忘了问水军的事了,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王鸥脸色一红,水军的事王鸥提过两次,只是叶冷松都没时间理会,拍摄空闲时提吧,叶冷松脑子里在想着拍摄事,让她等晚上休息时再说,晚上提吧,又被叶冷松猴急的压身了啪啪去了,还不忘流氓的说:“水军的水再多也没你多。”

“一直在扩张,韶涵第一阶段的宣传开展后,就一直在网络上配合着推荐与宣传,网络上40%左右的夸赞类的软文,都是出自他们的手笔。”

这个结果让叶冷松很满意,笑着说:“韶涵这几天不是专辑销售的空档期吗,组织水军试试水,也顺便检验下水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