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忽然问道:“圣上刚沐浴过了?”
朱高煦愣了一下,便道:“下午出了不少汗。”他确实没撒谎。
幸好郭薇没有多言,她听罢不再继续追问了。
她对朱高煦的私事管得很少,也不怎么理会他有很多女人,大抵因为礼法的缘故。
不过妇人排斥分享伴侣,似乎是本性,郭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怕只是懒得去想而已。
……确定了宝庆公主与宁远侯家的联姻,朱高煦便将何福出任宁夏(银川)总兵官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因瓦刺部出现在河套地区,此次何福镇守西北,主要是为了整顿防务,并把西蒙古诸部驱逐到漠北。
按照历朝历代以来的经验,只要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不能在漠南地区立足,特别是河套地区,他们便几乎不可能袭扰中原王朝。
即便是行踪不定的游牧骑兵,出兵也需要后勤;漠南的牧场和农业区,才是九边防务的关键。
东边的鞑靼诸部受削弱之后,瓦刺压力骤减,有南进的迹象。但此时朱高煦对北征蒙古,已经毫无兴趣了。
盖因北方东西连绵万里的草原大漠,打了一处,另一个又会冒头;而北征的军费糜大,朱高煦觉得,实在亏得慌。
大明朝的北面国防,从太祖到太宗时期,战略思想一直在变化。
而今朱高煦执政后,在初期有过一次御驾亲征,有延续永乐年间的战略迹象;但现在他又逐渐形成了另一套方略。
柔仪殿内,朱高煦对兵部尚书齐泰、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向北进攻的性价比太低,九边应以积极防御的方略为主。构筑棱堡、卫所军镇,完整北面防线;不定期调集机动人马局部出击、不让诸部落在漠南立足;开发辽东,全面占领辽东农垦区。同时分化鞑靼、瓦刺诸部,尽力招安,对于愿意和睦相处的部落,可开互市,向诸部交易茶、盐、铁等所需。”
这时齐泰从怀里掏出了一些东西,双手呈送到桌案上:“这是臣为圣上谋划的北面方略,请圣上过目。”
朱高煦伸手拿了过来,翻开了瞧。第一本卷宗下面,还有一幅图,他便先看地图。
齐泰道:“圣上明鉴,北面的防御与作战,朝廷首先应考虑充足的粮秣辎重供应。臣与诸臣商议后,建言朝廷着手修缮治理几条水陆驿道。
其一,从大江到淮河、淮河到黄河;黄河、渭河到西安的水运。
这条水道,可以把京师的精甲、火器运送到关中。
也能将中原、东部各府县的粮秣军需,运抵关中囤积。
其二,继续疏通大运河(京杭),则可以将京师的军器、钱粮,水运至北平。
其三,修缮从凤翔府(宝鸡)到宁夏中卫(中卫市)的陆路驿道。把囤积于关中的军需,最终运抵宁夏(银川)及河套地区的诸卫诸堡。
同时治理黄河上游水道,可将西北、宁夏等地的物资,水运至河套之地。
如此以来,河套诸卫所,便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和补给,可保诸卫防务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