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好一阵,朱高煦忽然把手里的密信撕了,说道:“朕先看结果。”
张盛躬身站在旁边,应了一声。
朱高煦又道:“这事不要说出去,就当没发生过。”
“臣明白了。”张盛拾起了桌案上撕碎的纸,当着朱高煦的面塞进嘴里,然后吞了下去。
朱高煦愕然看着他,说道:“事情朕知道了,你的差事办得不错。”
张盛跪伏叩首道:“臣谢恩告退。”
锦衣卫指挥使刚走,司礼监少监曹福又走了进来。
曹福手里拿着一本奏章,弯腰拜道:“皇爷,通政使司收到了宁远侯(何福)的奏章,赶紧送进宫。奴婢怕耽误了皇爷的大事,便自个拿了过来。”
有点走神的朱高煦,听到这里立刻回过神,翻开何福的奏章来瞧。
他先大致看了一遍,发现何福并没有吃败仗,这才稍稍放心。
内容却也不是啥好消息。
何福出任宁夏总兵官之后,带着一部京营骑兵,到了西北。
之后他就从陕西布政使司(包括了甘肃大部)各卫调集卫所兵马,增兵至宁夏府。
然后又率军北上,屯驻于黄河沿岸,并在那里修建堡垒;今请旨增设“宁夏前卫”。
跑到河套地区放牧的瓦刺诸部,渐渐发现无机可乘,便暂且北遁了。
不料瓦刺人没有闲着,没多久便游荡到了西边,对哈密国进行了大举袭扰入寇。
哈密国派人到了宁夏府,向何福求救。
但何福一个总兵官,不可能穿过河西走廊,跑那么远去救哈密国;于是何福只好上奏章,将西北的状况奏报朝廷。
朱高煦从一堆地图里找了一张出来,看了一眼图上哈密国与宁夏府的距离,确实很远。西北那边地广人稀,动不动就是几千里之遥。
那哈密国中,主要是蒙古人,国王是以前元朝的肃王。
后来肃王安克帖木儿向大明效忠,受封为忠顺王,实际统治哈密地区。
同为蒙古人的瓦刺诸部,却一向与忠顺王有仇;同时西域回回教门地区的东察合汗国,也与哈密国为敌。
大明朝廷在西面的直接统治地区,实际上只到河西走廊、止于嘉峪关。
而哈密国作为一向效忠大明的藩国,便是西域地区的重要楔子。
所以哈密国对大明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东边的鞑靼人,在明军北伐之后实力削弱,瓦刺人的东部压力骤减、便一直在西边搞事。
朱高煦看到何福的奏章,忍不住再次反思、自己在登基之初的北征,是不是真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