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富裕之后挥霍无度、已经返贫的帝国,内部本来就快原地爆炸了,法军一来,很快就分崩离析。
轻松干掉西班牙的法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下一个目标就是德益志,打算一雪前耻。
德益志正府吓得半死,赶紧到处结盟,奥匈、奥斯曼、意大利等人与德益志签订了互助条约。
但是德国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流行、日耳曼血统高贵论之类的层出不穷,所以老皇帝被迫准备开战。
无独有偶,大明国内也积弊丛生,最终诉诸武力,开始了内战。
当时明国的问题简直错综复杂,并非两种势力的简单矛盾。
大资本日益兼并垄断,造成了大量农户和工人赤贫、生计困难,上层占有了天文数字的资产和利润,贫富悬殊极大,国内起义和边疆外族造反此起彼伏。
皇帝的集权与大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扩大。
皇帝想征税、以填补极度奢靡的生活花销和正府开支,大资本家大地主们指责皇帝征税太过随心所欲。
大资本想转嫁税收给底层,已变得日益艰难,因为底层已经赤贫了。
大明皇帝还想收回官办公司的利润,这显然不可能。
大量官办公司,包括能源、军工厂,都控制在了文官和勋贵手里,一百年前就瓜分完毕了,名义上属于公家而已。
现在想收回来,不是要别人的命吗?
资本家一般兼有大地主、文武官员的身份,都是有钱有势的人物。
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调和,因为都想扩大权力、增加对朝廷的影响力,以免突然被剥夺财产、或者渐渐被蚕食势力。
尖锐的复杂矛盾之下,人们仍然维系着大明王朝,已经算是奇迹了。
大概因为秦朝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想的都是搞死对手、自己独大。
然后一个姓周的内阁首辅、兼大资本家大地主的骚操作,直接引爆了战争。
这人上台后,拉拢了一个北方国防区的大将(当然这些大将本身也是富豪),周首辅把地方军政财权放给大将“协调”,让他去平叛、镇压起义。
大将却养寇自肥,长时间无法扑灭起义,还不断伸手要钱、兼并北方公司。
朝廷其他势力想方设计施压,让首辅罢免这个大将,以免军事集团演变成军阀。但是周首辅怎么舍得、放弃这么大的政治资本?
一番内斗后,刚登基的年轻皇帝本来想大展宏图,结果发现全是烂摊子,大骂满朝都是奸佞,皇帝恼怒不已,把周首辅拉到午门外活活打死了。
惊惧不已的边将大将,随后举起了造反的旗帜。
内战的序幕忽然拉开,硝烟笼罩在以太平洋为内湖的庞大帝国版图之上,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