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凤尾鸡头
张胖子显然是使唤惯了人的,眼见一个小小的公交车司机竟然敢顶他的嘴,气得正要大骂。一边的机灵鬼小李早就凑到司机身边道:“这位同志,你可能还不知道张先生的身份吧?张先生是华侨侨商,这次来咱们春水县春水镇投资来了。几十万的项目能给咱们春水镇带来多大的变化?人家可是第一个来咱们这穷镇投资的外商,影响了镇上的招商引资,这担子你担待得起么?”
小李说这话时,虽然靠在司机身边,可那声音却说得全车人都听得清。那外商张胖子一听这话,顿时眉开眼笑,把西服扣子又重新扣上了,摆出一幅“我是外商,我是你们的财神爷”的横样儿。
那司机心里有气,暗想:外商又怎么样?只见过为富不仁的,没见过乐善好施的。要在早几年,你这胖子还不是黑五类?臭鸡蛋,猪粪马尿还不是任我们泼?
不过小李把一顶大帽子当屎盆子扣到他头上后,这司机就没再言语了。中国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斗。司机指了指那车速表,小李一看,果然最高时速也才100码,知道司机那气话是真话。
原先一车乘客的聊天声顿时熄了火,个个以异样的眼光打量胖子这三人。侨商张胖子得意地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举止也变得温文尔雅了。
宁为凤尾,不为鸡头的小李小杨二人可劲地大拍张胖子马屁。说什么,嗯,乡下小地方,车破车烂开不快。又说张先生大人有大量,不必跟这种农民一般见识。在说“农民”这俩儿字儿的时候,显然带着强烈的贬意。
我到过城市里,知道城里人骂人时常以“农民”称呼对方,被称呼者则认为受到污辱,也以“农民”还回去。
城市人是相当看不起农民的,城市人的子女歧视农村子弟,许多农村来的学生甚至不敢以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家人。其实终其原因只是城市里人生活过得比农村人好。所以每当接触到这种情况时,我都暗暗靠诫自己,一定要活出个明堂出来。要让城里人知道,我们农民不比他们过得差。
有时我也会幻想,等有人了,带领乡亲们脱了贫,治了富,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楼种田,嘿嘿,再把城市人请过来,看看城市人的表情是什么模样。
自从开始卖菜,我对这经商就有了莫大的兴趣。一听这侨商是来投资的,便竖起耳朵听他们三人的谈话。
小杨陪罪似的从兜里拿出一包上每卷烟厂出品的极品熊猫烟,递了一支给侨商张胖子道:“张先生,来,抽根烟。”
上每卷烟厂的极品熊猫烟一包就要十二元钱,这可是普通工人半个月的收入。我暗暗咋舌,镇上为了接待这侨商,还真是下了血本的。随随便便的一包烟,都是这市面上最好的。
我原以为张胖子会接烟,没想到他却一点也不领情,伸手一挡,从随身的手提箱里拿出个精致的白色金属盒道:“国内的烟太没味,我抽不惯,还是这个东西够劲。”
张胖子打开铁盒,只见精致的金属盒内端端正正地躺着十根紫红色的棍状物。那东西看起来挺像烟,却比普通烟长两三倍,也粗好几圈。车里人见张胖子拿出这等稀罕物,一个个好奇地看着,我也不例外。
小杨显然也不认识这东西,机灵点的小李却惊呼道:“古巴Behike限量产雪茄!”
张胖子惊讶道:“咦,想不到你竟然知道雪茄,来来来,给你抽一根。”说着给了他一根Bihike雪茄。小李捧宝贝似的双手接过,在张胖子的教导下兴奋地抽起雪茄来。深吸一口,小李面露陶醉之色。
“滋味怎么样?”张胖子微笑道,眼里闪过一丝鄙夷。
小李正陶醉其中,感叹道:“五百块钱一根的烟果然与众不同。”
什么?这雪茄要五百块一根?!
全车人都惊呼出口。小杨猴尝得不行,咋听这一根雪茄就相当于他一年工资,差点没把下巴蹬下来。小杨的小眼睛时不时瞄过那雪茄盒,张胖子早看出他意动,适时给了他一根。小杨点头哈腰,急急点上。
看着这三人抽得昏天暗地,我心生感触。人比人真是要气死人的,这张胖子随随便便就“烧”掉一千五百块钱。这钱要是放到俺们乡下,能让多少穷人家吃上肉啊!
两个小青年拍了一顿马屁后,谈起了正事儿。机灵鬼小李问张胖子:“张先生,您的蔬菜种植基地什么时候建起来?缺不缺人手?您看我怎么样?”
小李这人机灵,又能说会道,见识也广,接人待物也有一套,服侍得张胖子相当满意。张胖子晗首道:“嗯,你这小伙子不错。这样吧,以后等我的基地建好,你就过来给我当个秘书吧。”
小李大喜,连连道谢。能跟在这种富商身边,想不发达都难啊。不是有句俗话么,宁做富家狗,莫为穷人儿。小李虽然捧着的是公务员这铁饭碗,但他为人向来极有野心。天上掉下来个财神爷,他能不把握住机会么?
一边的小杨后悔不迭,完全没了刚抽雪茄那会儿的满足样。嫉妒地看了一眼小李,小杨闷着头不吭声,他也知道张胖子对他印象不好,再去求人家,那是自取其辱。
我大惊!这侨商来春水镇竟然是投资种蔬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竞争对手,看来形热不容乐观啊。几十万人民币啊,加上镇政府的扶持,那能建多大的蔬菜基地呢?怕不有好上千亩吧。
一路上我眼睛看着窗外,其实是在认真听他们三人的谈话,一字不漏。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侨商张胖子可能是镇上某户人家的亲戚,早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偷渡到了澳洲。从农场工人干起,苦心经营二十年,终于在澳洲有了自己的一家农场。此次算是衣锦还乡,兼“为家乡做贡献”。
他在澳洲搞得就是蔬菜种植,所以这次投资也算是再干老本行。原本县领导要亲自送他去春水镇的,可张胖子心急几十年不见的小表弟,带上春水外镇的两个干事,急急找了辆车就往春水镇赶。没想到半路车抛锚,屈尊坐了这公交车。
我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可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对我不利。
这张胖子投资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对我的事业显然有很大的影响。说实话,以前我根本就没把那些卖菜的放在眼里,虽然他们也是我的竞争对手,但那时我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在乎。
可如今不同了。我借了干爹和范叔的钱,种子都买齐了,张罗着就要回村建自己的大棚菜地。万事俱备,只等明天破土动工。
想不到这当口却冒出来个侨商,给了我狠狠的一击。同行是仇家,人家财大气粗,以后我怎么跟他们斗?我仔细地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一番,发现自己除了是本地人这点优势外,再无别的优势。
可我徐子兴向来倔强,万万不会做半途而废的事。既来之,则安之。我有东方友这个博士,又有干爹范叔两个地头蛇帮忙,这蔬菜市场上怎么着也能分一杯羹吧。
我现在心烦意乱,恨不能立刻就飞回村,找东方友深谈一番。
车子终于开到了镇上,张胖子三人下了车就往镇政府方向走。我急急去干爹家把大黄牛牵了出来,上了牛车,挥鞭抽得空气啪啪直响。大黄知道主人心急回家,撒开四蹄,跑得飞快。路边的柳树飞快地往后倒。
回到家把种子放下,我朝屋里吆喝了一声:“玉凤,我去爷爷家找爷爷(东方友)去了。”说完不等她回话就出门而去。
玖嬷徐玉凤正做家务活,把湿手在腰前围裙上擦了擦走出来。看着远去的徐子兴道:“哎,臭小子这是怎么啦?一回到家就火急火燎的。今天这一上午左眼皮就跳个不停,不会出了什么事儿吧?”
农村人有个封建习俗,说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说的是男人。而女人则是左眼跳灾,右眼跳财。所以徐玉凤才有这么一说。
第102章
风风火火地赶到东方友家,急急地把情况跟他说了一通。东方友听后也没说话,不急不忙的端了茶杯给我倒了杯水,“来,小兴啊,先喝杯水。”
我接过水,哭笑不得道:“爷爷,我这都急死人了,你还……”
东方友慈详地说:“天塌下来,人也要吃饭喝水不是?来来来,先喝杯水。”我无奈地杯中水一饮而尽。别说,我火急火燎地赶过来,还真有点口渴了。一说到口喝,才记起中饭还没吃呢,肚里也有点饿了。
心情放松下来后,东方友坐在靠椅,睿智的眼光在我面上一扫而过,道:“小兴,你是不是觉得敌人太强大,怕斗不过他?”
敌人?不错,同行是仇家。竞争对手就是敌人。
我摸摸头道:“嘿嘿,嗯,有……有点吧……”
东方友很理解地说:“不用不好意思,面对强大的敌人怯场是很正常的。”
几句话就把我说得心情平静了,东方友果然不愧是智者。
“小兴,我问你,你觉得如果单纯比技术,那侨商能赢你吗?”
“这还用说?人家财大气粗,又是从国外回来的,种植技术肯定比咱们要先进得多啦。”我理所当然道。
东方友微笑道:“你这番话有什么根据吗?”
我一愣,说:“证据到没有。不过爷爷,你看外国人在别的行业,技术可比咱们国家先进我了。我想,种植技术也要比咱们强吧。”
“呵呵,这么说你没有证据,只是想当然喽?”东方友笑笑。我点点头。
东方友突然神色一肃,认真道:“徐子兴,看事物做事情可不能仅仅只凭想当然。据我所知,在农业技术这领域里,我国领先世界各国,蔬菜种植技术比澳洲更是领先十年。”
我怔住了。我知道,东方友是个学者,学者说话都是有凭有据的。他说的话绝不是空话假话套话。我凭相当然的以为,国外的技术就是先进的技术。可没想到我国在农业技术这领域竟然是世界第一。
东方友又微笑着说:“你可能不信吧?呵呵,没关系,我可以给你解释解释。咱们花香国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十几亿,却有八亿多农民。农民们以种地为生,所以咱们国家是农业大国。”
他又说:“咱们国家的农业技术开发,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植的项目。国家每年都要投入上百亿资金投入研发。这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排行是第一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先生解决了咱们十几亿人口的饥饿问题,经咱们国家带来了国际声誉。也给国家增加农业科技研发带来了新的契机。
西方人的主食是肉类。所以他们的畜牧业比我们东方要发达得多。但他们饮食上对蔬菜的需求却没我们这么高,所以在蔬菜种植技术上,咱们国家是领先世界的。澳洲侨商张老板想回国投资,我想他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东方友这一番通俗易懂的话,令我疑惑尽消。原来外商投资还有这么个由头啊。
东方友品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小兴,现在猪肉多少钱一斤?”
我纳闷了,怎么说得好好的突然问起肉价来了?高人就是高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却领我有高深莫测之感。我小心翼翼答道:“嗯,在咱们镇卖八毛钱一斤。”
东方友又问:“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呢?”
“五分钱一斤。”
“猪肉比青天菜贵对不对?”东方友认真地问。
我汗然,这种比贵贱的问题三岁小儿都能答对。我道:“那是当然。”
“那你觉得,在澳洲,青菜和猪肉哪个贵呢?”
如果没有爷爷先前的一番“想当然”论,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在澳洲,当然是猪肉比青菜贵啦。
但是,那是想当然的结果。我别说外国的物价,就连外省的物价我都不知道。我不能凭“想当然”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方人多吃肉食,那么蔬菜一定种得少。按着这几天我看的经济学理论上说,物以稀为贵。所以我推理得出这么个结果:“莫非在澳洲,青菜比猪肉贵?”
东方友慈详地说:“儒子可教也。我有个老同学,现在在澳门一所大学教书,保持书信来往。前几天他来信说,在澳门想吃青菜可不容易了。不但要开百多里路车到悉尼去买,澳圆,澳圆。”
然后东方友告诉我一个震憾的信息:(一路看小说网,电脑站)元人民币
天哪,照这么说,在澳大利亚,一斤青菜竟然能卖到63元人民币一斤。这与咱们镇里那五分钱相比,不蒂于天壤之别。一瞬间,我就知道了侨商张胖子来这里建蔬菜种基地的目的了:出口蔬菜到澳大利亚,赚取巨额差价!!!
如果我也能掺上一脚,亿万富翁不再是梦想,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现实。我被这个想法震振得浑身发颤。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
东方友把我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暗自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想,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他又给我倒了杯水,“来,小兴,你别激动,先把水喝了。”
我迫不及待地将水一饮而尽,仍感不解渴,又连喝了三大杯水,直到肚子发胀了,才压住那个蠢蠢欲动的心。
东方友自言自语似地说:“咱们国家信息还不够发达,国内人对外国人的信息更是少得可怜。如果不是老同学这封信,我也不知道在澳大利亚,青菜能卖到国内黄金的价格。呵呵,一斤青菜,竟然能抵一克黄金了。这还是青菜吧,我看叫它‘黄金菜’才名符其实嘛。哈哈……”
我也给他这一说逗乐了,不过笑过之后,却感叹不已:“要是咱们也有渠道,把种出来的菜卖到澳大利亚那该多好啊。”
东方友突然不出声了,独自在那摇摇头,又点点头,弄得我莫明其妙,问:“爷爷,你怎么了?”
第103章恋师情结
东方友看着窗外叹息一声,那眼光似神往,似回忆,历经沧桑的脸上充满了悲哀。我关心道:“爷爷,你怎么了,是不是我说错什么话了?”
东方友摇摇头,道:“唉,人老了,老是想起以前的事来。”
一听这话,我就知道,爷爷有话要说了,而且还是往事,所以我默不作声,等他开口。
“我这个老同学,高中开始就跟我同班了。一直到上大学,考研究生,甚至读博士时都是一个导师带我们的。他为人正义感很强,爱国爱民。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时遭奸人陷害被打成反革命,他也不会拖儿带女,不远万里逃奔到澳洲去了。哎,想起这事儿来我就怀念当年读书的日子。”
接着爷爷又跟我说了一通往事。回忆总是美好的,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可我心里还有事儿,一直没好意思向爷爷提出来。
东方友睿智的眼神注意到我的异样,终于说出口:“小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有事儿你就说,别憋在心里,憋出毛病可不好。”
我羞涩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爷爷,你目光如炬,我哪能瞒您啊。是这样的,您看,您能不能在写信的时候,让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帮忙联系下渠道?”
东方友拍了我脑门子一下,笑骂道:“我就知道你这个机灵鬼会这么顺。”接着话锋一转,叹口气,“哎,小兴啊,不是我不想写,而是不能写啊!”
嗯?我疑惑地看着他。
东方友说:“你知道当年害得他全家背井离乡的人是什么人么?”
“什么人?”
“一个商人。”东方友淡淡地说。
我无语了。
很显然,爷爷的老同学对商人恨之入骨。按着恨乌及乌的惯例,如果爷爷写信时提出这样的事情,搞不好会影响两人间的关系了。
看得出来,爷爷虽然博学多才,交游广阔,但真正知心的朋友只有这个老同学。爷爷很重视他们之间的朋友之谊,不想久事重提,令老同学不快。
“爷爷,小兴知道了。”我懂事地说道。不过我并没有就此死心,默默想了想后又问他:“哦,对了,爷爷,哪里可以学到澳大利亚语呀?”
东方友愣愣地看着我,噗嗤一声,把茶水喷了一桌都是。“咳咳咳……”他猛烈地咳嗽起来,吓得我赶忙去拍他的背部。“爷爷,怎么了?没事吧?”
东方友咳了一会儿后就好了,作手势叫我不用拍了。“没事没事,不过,你怎么连澳大利亚用的什么语言都不知道呀?”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也对也对,你打小在小村庄里长大,信息闭塞,又早早辍了学,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这回我算是听出来了。东方友以为这只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但对于我这种没上过几年学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问题。
爷爷告诉我,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他们使用的是澳大利亚语。
“小兴啊,爷爷知道,你是想未雨绸缪,学会英语,为以后做更大的生意打下基础对么?”
我点头。
“很好很好!小兴,你做得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许多人不知道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我告诉你,其实当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并不能用上它。但这不代表以后没机会用上它。比如英语,你现在学好了,也未必用得上。但要是你以后生意做大了,把菜卖到外国去,你就得会英语。不然你怎么看人家文件,与人家沟通交流呢?爷爷支持你学英语。不过爷爷的英语只会看、会写,可不会听也不会说。”
“那怎么办?”我皱起了眉头。
东方友呵呵笑道:“小兴啊,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身边不是有一个最好的老师吗?”
“宋雅?!”
“没错。就是小宋那丫头!据我所知,宋丫头可是拿到国家英语六级证书的哟。而且她的听说能力也很强,这点我老头子就是拍马也赶不上她呀。”
“爷爷,瞧您说的。这话您可别当她面说,不然她非翘尾巴不可。”我笑说。
接下来,东方友又与我谈到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尤其向我灌输了“细分市场”“市场目标”等等相关概念。临走时,他从书架上抽出几本市场营销的几本书给我,要我回去好好看看。
“小兴啊,你要做百亩大棚,已经不再是去看的小打小闹了。学点市场营销知识,对你有益无害。”
爷爷语重心长,我郑重其事地接过厚厚的几本大部头,回家去了。
学校放学的时候,我去接宋雅。回来的路上,我把这事儿跟宋雅一说,宋雅得意地整了整衣服道:“嗯哼,这么说你是想拜师学艺喽?”
“什么拜师学艺,我跟自家老婆学,还拜什么师啊。”
宋雅一翘下巴,“那可不行。想要我教你英文,除非你喊我一声宋老师。”她摇摇手中的学生练习本,那神情哪像个老师,分明是得了便宜卖乖的小丫头片子。
“不行不行,哪有叫自己老婆老师的,无缘无故把你叫大了一辈,那我岂不吃亏?”我坚决不让步,跟她开起玩笑来。
“不行,我就要你叫,不然我就不教你。”宋大丫头口气强硬,寸步不让。
“不要啊,我好不容易想学门外语,你就这么刁难我啊?”
“别装可怜,快叫老师。咯咯……”
“真的要叫老师么?”
“要叫,一定要叫,非叫不可。”
“那……我在床上叫你‘老师’可以吗?”我奸笑道。
呃,宋雅一怔,刷的一下,脸上飞红,晕红色直泛滥到脖子上。“坏蛋,徐子兴你真是个淫棍。三句话就扯到这上面来了。哼,我非打死你不可!”宋雅拿着厚厚一叠作业本,追着我打。
我抱头鼠窜,“哎呀,娘子饶命,为夫再也不敢了……”
“别跑,你这个大坏蛋。今天本娘子要替天行道,阉了你这是非根,看你还敢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宋雅义愤填膺道。
两人打打闹闹着往家赶去,落日夕阳见证着这对年青男女的爱情。
第104章美丽大棚
从这天晚上开始,小学教师宋雅小姐很荣幸地成为了徐子兴先生的私人教师。宋雅小姐每天晚上教他两小时英文,而徐子兴给她的报酬则是:一张终身饭票。
第二天,村支书李成领着一班人来找我,说是商量建造蔬菜大棚的事情。我有点愤愤然,建蔬菜大棚可是门技术活,非但要有手艺,还要选择好地点。这可不是能随便找个地儿,开座谈会就能商量得出来的事儿。
我很客气地在家里请村干部们吃了顿饭,明确地告诉他们我已经找村里的木匠魏世昌大伯帮忙了。我把招来的二十名小伙分给了魏世昌大伯,这两天他们正四处上山砍伐竹木。我要建的是竹木结构的塑料大棚。
这种大棚造价最低,虽然不怎么耐用,但很符合我现在的投入水平。村干部们听我侃了一通“技术”,再加上又喝了不少高梁酒,一个个晕乎乎地回去睡觉去了。想来我在建造大棚期间,是再也不会来捣乱了。
竹木大棚造价比较便宜,我计划每亩建3个大棚,1984年,这山上的竹木是集体所有,我建造大棚,造福的是全村人。所以,村委也没在竹木上给我设卡,我一分钱没花,魏世昌大伯领着二十个小伙从山下搬下来几千斤的竹子木头。这大棚材料上给我省了一大笔钱。
建造的另一个大的花销,在于塑料膜的购买。我还了解点行情,知道最便宜的一种是聚氯乙稀(pvc),主要包括(1)聚氯乙烯普通膜,有效使用期4-6个月,-毫米,、、米,是使用最普遍的农用薄膜;(2)聚氯乙烯防老化膜。有效期可以延长到8-10个月;(3)聚氯乙烯无滴膜,可以防止膜的表面生产雾滴,防雾滴持效期4-6个月;(4)聚氯乙烯防尘无滴膜,可以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透光性。
这四种里头,我出于成本的考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有效期可以使用10个月的防老化膜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我手里就这么两万五千块钱呢?光是买菜种就花掉了一千块大洋,我那个心疼啊。大头花销化学肥料我还没买呢,最短两个月的成菜期,我都怕这点钱不够化肥钱。要知道,土地最能吃钱了。
我精心地培育蔬菜种苗,种苗弄好了,这菜就算种好了一半。先天性的种苗,可不是后天化肥能补得过来的。蔬菜可不是人,不能通过锻炼来强壮身体。
干这门活的时候,我回到老屋的大棚,专门僻出几块地来培育种苗,一天忙到晚,几个女人看了心疼。玖嬷说让她和李玉姿来帮我。可这门活计不是一搬人能做的,我坚决要自己动手。
下了种子,就得等种子发芽了。趁这工夫,我领着卫三子去各家的承包地选择最适宜的建造大棚场所。建造塑料大棚的场地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场地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荫。在我们山区,建棚处应避开风口,坡地处建棚应在南坡。建棚处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水源问题是塑料大棚场地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塑料大棚扣棚之后无法接受自然降水,必须靠人工浇灌来补充水分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如果大棚建在离水源远的地方,水分供给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我从书上看到很多大棚蔬菜由于远离水源而遭遇失败例子,所以选址我也是亲历亲为。
这些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经过我去年一年的实践,发现选地很重要,我很庆幸老屋后头那两亩大的大棚选对了地方。我和卫三子两人一人背一袋生灰,选好一块地,就在那地上撒一把石灰,然后用笔纸做好记录,这块地有多少亩,是哪户人家的,详细的资料都要写清楚,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两天后,百亩大棚建造地被我们规划了出来。李成书记特意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在会上,我把要求提出来。面对我提出的高额条件,村民们爽快地答应了。且很配合地要求我可以每年分两次付给土地租金,每半年一次。也就是说,半年后,我就要付出五千块钱租金给村民们。
村里有李老太爷和李成书记支持我,再加上我在村里颇有威名,所以大会顺顺当当地结束了。大会的最后一项是签约,宋雅充当起我的临时“小蜜”,端坐在桌后,把笔给每一个上台来签合同的村民。每一个村民签完字后,都会响起响亮的掌声,然后他如英雄般地走下台去。
李成书记本来还有些疑惑,不就是个租金嘛,你徐子兴打个欠条,我们还怕你跑了不给钱啊?但我说,人情归人情,咱们手续要齐全。按照国家法律,土地租赁是一定要签合同的。亲兄弟也要明算帐,所以我坚持把法律摆在第一位。再者搞这么一个签约大会,更能坚定出租户的信心。
李成一想,直道你徐子兴真是人小鬼大。后来终于也依了我。一般村干部都是得了我钱的,自然以李成为马首是瞻。轰轰烈烈地举行了这个村民大会。
签约大会举办得圆满成功,同时县里的批文也下来了,明确指示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李成甚至带来了一封给我的表扬信,没把我乐起来,倒把李成乐得不行。我却暗自有些担心,这么大的事儿,为什么镇上不派人过来?只有跟我关系好的干爹和范叔分别代表镇税务局和镇派出所来祝贺。
干爹和范叔酒后吐真言,告诉我原来这事情镇上的头头脑脑们大多支持。只有镇长和他秘书兼办公室主任兼情人的张天林姐姐不同意。镇政府专门为这事儿还开了个会,唯一反对的就这两人。但现在的国情是一切向经济看齐,所以任他是镇长也没用。
按照规矩镇政府至少要派十名干部来参加这个签约大会的,但是因为有侨商也要来投资建蔬菜大棚。镇上的人当然看不起我这几万块的百来亩投资,一个个点头哈腰招呼侨商、胖子去了。
酒桌上,干爹不无忧虑道:“小兴啊,今年也不知吹得是什么风,连假洋鬼子跑来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投资来了。人家可是大买卖,大投资,八十万人民币,足够建个四五千亩的蔬菜种植基地了。地方已经选好了,甚时把靠镇上最近的春江村、春福村、春闹村三个村作为基地。人家财大势粗,咱们斗得过人家吗?”
范叔也应和着。
我哈哈一笑道:“干爹,范叔,你们别急,听我说……”于是我说出了与东方友聊天的内容,两人这才稍解眉头。我又道:“我合计着侨商张胖子做的是暴利——蔬菜出口业,自然不会跟我抢本地市场。再者他几千亩的蔬菜大棚一下子要通建起来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等他建好了,咱们的蔬菜都能有几批上市了。”
大棚蔬菜,一般两个月可以出一批菜,按照这个标准,他们五千亩的巨型基地,最快也要半年时间才能完全建好。人家有钱,自然不会省钱,要造自然造的是合金结构的塑料大棚。原料采购、大棚选址、构架,哪个方面不要大量时间的?
就算有镇政府支持,速度也还是提不上来的。要知道,如今我国政府的办事效率之低,令世界也要叹为观止的。外商来投资,并不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没准大把大把的时间还得花在酒桌上。
这一点我这几天是深有体会。我不就建了个百来亩的大棚么,这村干部,从初一到十五,哪来不过来窜窜门的?中饭,晚饭,我这都快成饭馆了。玖嬷还开玩笑说,现在她的能力都快够当县招待所的厨师了。
这就是我国的实情。花香国人最重人际交往,而酒桌上是联系感情的最佳场所,自然,我不能免俗。而他侨商张胖子也是免不了的。低层的村级干部、中层的镇级干部、高层的县级干部、甚至于上层的市级干部,哪个方面不需要打点的?
我嘿嘿一笑,“够他忙的了。”
干爹和范叔也是微笑不语,自然他们这样的局中人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诶,你东方爷爷今天怎么没来参加大会?”干爹突然问。
“爷爷他是搞学问的人,喜欢清静,这点小事儿我怎么好意思去忙他。”我真诚道。干爹对范叔说:“老范,要么咱们吃了饭去拜访拜访他?”
范伟却问我:“我们去扰他清修,合适么?”
“没事儿,咱们可是一家人。干爹是我爹,范叔是我叔,爷爷是我爷爷,他能不见你们这两个‘大儿子’么?”
范叔一巴掌拍在我脑门上,笑骂道:“臭小子,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房。敢开我和你干爹的玩笑了。”
这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欢快的童音:“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刮刮叫。”众人一回头,却见一个**岁大的漂亮小女孩进进屋来,把小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对范伟说:“这位叔叔,你好,我叫小晴,我想跟你做个朋友可以么?”
范伟三十好几的人了,却没见过如此大胆的小孩子,还开门见山就说要跟他交朋友的。他愣神间,宋雅已经把小晴抱到了凳子上。“小晴,别闹了,快来吃饭吧。”玖嬷拿了个小碗已经盛了饭递到她面前。
我微笑向他们解释:“她就是刚才我提到的东方爷爷的小孙女小晴,大名东方晴。”
范伟听后竟然郑重地向这个穿着鲜亮的小姑娘伸出了手:“东方小姐,我范伟很荣幸能与你这么漂亮的小姐做朋友。”
小晴微微一笑,伸出玉白的小手让范伟捏着指尖:“真要感谢范先生帮我教训了徐哥哥,非常感谢。”
小晴一本正经的装大人,看得大家微笑不止。范伟人老心不老,最喜欢凑这样的热闹。“请问东方小姐,徐先生他怎么得罪你了?”
小晴把小手一抽抽回来,拿起筷子给自己夹了一只大大的鸡腿,吃得满嘴都是油,嘟嘟嚷嚷道:“哼,徐哥哥坏死了,已经有三天没跟人家玩了。”
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
干爹眼尖,看看小晴又看看宋雅,感叹道:“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还真不相信这世上竟会有这么相像的人。你们两个真像一对母女啊。”
宋雅爱怜地摸着小晴的头道:“可不是?好多人都说我们两个长得像母女呢。小晴,听到伯伯说没有?以后要叫我妈妈知道么?”
小晴斜了她一眼,那模样甭提有多可爱了。“懒得理你,姐姐!”
宋雅轻揍了她一下:“鬼丫头,一点亏都不肯吃。”
小晴道:“我是小孩我怕谁!”
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小晴这孩子,自从来到我们乡下,脸色是越来越好了。性格也越发开朗。由于玖嬷和宋雅都宠着她,把她教得没大没小的。宋雅却说,这是国外的开放式教育,美国人都这么教孩子的。说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所以宋雅在很多时候没把小晴当小孩子,而是以大人的口吻去与她沟通交流。
第105章贤妻良母
有小晴这个活宝在,饭是吃不下去的,笑都笑饱了。小晴人小肚大,一桌子菜她一个人能吃两大盘。听闻两位大叔要去拜访她爷爷,小晴飞快地扫掉一碗饭两盘菜,接过玖嬷给她早就备好的饭盒,蹦蹦跳跳地在前头领路。
东方友自己没做饭。为了让他安心养老,玖嬷承担了给他做伙食的责任。小晴基本上住在我们家了,只有晚上回去睡睡觉。东方友时不时会来吃饭,不过大多时间都是我们送盒饭给他吃。这盒饭可不是外面的快餐,有时候我看了都会埋怨玖嬷,怎么把好吃的都留给爷爷了。
开个玩笑:)
半路上碰到魏世昌大伯,他正找我有事。我只好抱歉了。干爹和范叔一点也不介意,还跟我说正事要经。
魏世昌大伯跟我谈大棚建造的事,谈了好几个小时。我回家时,干爹和范叔已经坐在客厅里喝茶了。干爹告诉我:“小兴啊,你东方爷爷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啊。”我问怎么了?他们俩神秘兮兮地不说,不过我猜干爹一定是向爷爷请教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干爹范叔就走了,我也正式开始带人建造蔬菜大棚。卫三子把他家的地都租了出来,现在无所事事,正好给我打工。我乐得有这么个身强力壮的好帮手。别说,卫三子干起活来还真是把好手。
大棚建造这方面,学问可大了。搭建的方向,只要条件允许大棚应采用南北向,因为南北向大棚的透光量要比东西向高5-7%,而且光照分布均匀,棚内白天温度变化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