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按照朱元璋的圣旨所讲,只要肃清这些塞外余孽,他们个个都能够得到好处,胁之以祸诱之以利,这道圣旨言简意赅,江湖人物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多数江湖人还是选择了接旨,毕竟怎么算接旨的好处都要比抗旨不尊的好处多的多,接旨的话拼一下或许还能拼出个锦绣前程,抗旨不尊则铁定是死路一条,甚至祸延九族都不是不可能。
中原的江湖人并不认识“塞外余孽”,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要认识锦衣卫和大内侍卫就行,看到锦衣卫和大内侍卫对付谁跟过去帮忙对付就是了。
在这次行动当中有多少大内侍卫和锦衣卫公报私仇从而灭杀自己的仇家已是一个谜,不过“塞外余孽”的数量显然不少,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塞外余孽”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虽然大多数江湖人都选择了接受圣旨,但大多数并不是全部,还是有一些和朝廷恩怨比较深的或是生性淡泊的江湖人物不想参与其中,这些人一路畅行无阻的退出了加封台周围。出了加封台之后他们也不敢在京师多做停留,纷纷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朝着城门飞奔而去。
城门紧锁着,整个京师似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不许进不许出,只有等待朝廷和塞外联军的决战结果。
紧锁的城门并难不住这些江湖人物,毕竟他们都是在城内,而锁住城门的门闩也在城内。于是有一些毛躁的便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迎接他们的是一波密密麻麻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箭雨,他们尽管奋力抵抗,但如何挡得住如此多的利箭,很快就变成了满身是血的刺猬,鲜血缓缓流淌,慢慢的从城门地下渗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