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红映残阳 紫狂 2337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他顿了顿,声音一沉:“事涉内庭,本官已奉旨将涉案人犯就地处死。劳烦王公公派人收拾尸首,本官还要入宫缴旨。”

王镇站出来叫了几个心腹手下,带着入内处理。

不多时,尚方院的太监把刘家众人的尸体搬到车中。

鲜血从破席中渗出,落在雪地中,像撒了一地的梅花。

阮安待大车走远,对众人拱了拱手,单骑入宫。

历代齐帝都认为太监无家室之累,又无篡位之嫌,必能忠心事君,以之为皇帝爪牙,比起外府权臣更可放心,因此倍加信任。

齐朝宦官一向权势滔天,而且此事牵连男子入宫的隐事,稍有不慎便是灭门之祸。

现在阮安不待请旨便就地处事刘氏一家,担了责任,众人反而松了口气。

天亮后阮安面见齐帝,叩首说:“启奏万岁。臣等连夜审讯,刘光对此事供认不讳。但事涉宫闱,臣不敢多问,已将案犯处死销案。”

齐帝大怒,咆哮道:“案由未查清楚,你就敢杀了刘光?──是不是你与他勾结!因此杀人灭口!说!”

阮安知道齐帝生性暴燥,从容道:“臣既入宫伺候,无家无室,此生唯以皇上为念。怎敢欺君?况且此事乃臣所举发,勾结一事绝无可能。”

齐帝面容稍霁。

“刘光惧皇上天威,臣一审之下,便已认罪。然当时在场者众,臣闻事涉内庭,怕有骇物闻,引人非议。因此将他就地处死,请皇上明鉴。”

齐帝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案犯带走再审,好查清宫内奸恶?”

阮安早想好对策,闻言重重磕了个响头,“皇上明鉴,此事宜粗不宜细,若细审,无论查出与否,都有伤天家体面……为今之计,只有先将此事掩过,以后在宫里宫外细查暗访,以防流言。”

自己性好渔色,不用想齐帝也知道宫内不谨,带绿帽子的事传出去这九五之尊可就颜面扫地了。

他恨得牙根发痒,又不便声张。

一击龙案,站起来说:“阮安,你小小年纪倒想得周全。这样,由你设立内府宁所,不受敬事房管辖,负责宫内宫外──护卫,你明白了。”

阮安没想到一番话居然让自己荣升为帝王耳目,说是护卫,明摆着是专门为皇上处理私事,这权可大可小……不由手心出汗,低声说:“臣明白。”

齐帝见他只说了三个字,便不再多言,如此秉性倒可信任,赏识地看了他一眼,温言说:“不要怕,诸事由朕为你做主。嗯……朕今日赐你姓名──成怀恩,望你感念天恩,忠心报效。”

能获得皇帝赐名乃是殊荣,阮安心中却冷冰冰毫无喜悦──就是这个人,灭我部族,杀我父母,残我肢体,如今又夺我姓名!

阮安伏身叩首,“臣成怀恩,谢万岁隆恩。”

当天中午,圣旨颁下,特设内府宁所,由成怀恩总管诸务。

宁所开支、人员、事务均独立于敬事房之外,俨然成为宫中特权机构。

郑全、梁永、曹怀、陈芜都受封为首领太监。

而阮安在报送名单时,却没有提及阮方和王镇。

三人的关系表面看来不近不远,公事公办般漠然。

成怀恩深得齐帝信任,无论何事,上一本准一本。

没多久便声名雀起,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

不但宫内太监,连部院大臣也有人前来巴结。

但成怀恩却心怀隐忧,他渐渐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沙哑,喉咙不时作痛,唇上的汗毛也变得浓了。

每到漏断人静时,脑海中闪过荣妃娇媚的身影,下腹那股火焰便不住升腾,使他辗转难眠。

成怀恩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处在一班公鸭嗓子的太监中,心里隐隐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

皇武八年十月,大将军洪焕在淮南大破陈军,斩首数万。

捷报传来,齐帝大喜,封赏之余,又特赐洪焕乘辇入殿剑履不解。

荣妃也晋为贵妃。

十一月洪大将军凯旋而归,天子亲迎于郊,百官相随。

礼毕,又在含元殿赐宴,齐帝亲自举杯行酒,一时间洪大将军风光无两。

五日后,洪涣在宅中设宴,遍请朝中权贵,成怀恩也在其中。

洪涣多年在外征战,成怀恩又改易姓名,对他的来历未曾留心。

不知道这个小宦官就是当年乌桓王的后裔。

但即使知道,洪涣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