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3)

海盗的悠闲生活 黑月 2957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艳阳照射之下,上好生铁铸成的箭头银光夺目。

云仙和郑芝龙紧挽弓弦,却没有让箭矢离弦朝对方而去。

郑芝龙想着人到中年才得到孩子的欣喜,虽然只是女儿,但是他却像对男孩一样寄望于她。

至少在百忙之中,犹自分身教导,指点她兵法和武术,总是带着甜甜笑容的女儿,不畏艰辛努力学习,只为博自己的一句赞赏。

如今女儿的确成才了,还拥有独立的主观意识,再非昔日任由他支配的少女。

和父亲一样,云仙的手指,也随她的动摇而颤抖,父女两人立场相异,是再也无法协妥的了。

可是……虽然他们几度兵刃交锋,心中的父女之情却没有淡忘。

父女两人呆立于乱军之中。

四周却厮杀正烈,郑芝龙直属亲兵的战力,远高于一般新金军,虽然癸旗舰上的女兵,亦均有不下于忍者级的身手。

甲板上刀光剑影,体态轻盈敏锐的少女士兵们,手舞邪马台刀,接战同样持邪马台刀为主的敌军。

飞镖、十字镖、袖箭等全都用上了。

而郑芝龙方面那些高头大马的大海男儿,不少都坦胸露背,强壮的身体在烈日下持刀疾劈对手。

双方交相斩击砍杀,一条条正值青壮年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于染满热血的刀下。

癸和薰也各自接战了多名郑芝龙旗下的高手,烈炎和电光在混战中朝对手直缠而去。

刚把一名对手烧成火人,其后方瞬时又有敌人涌上。

战意之高昂,全然不受全局败北的影响。

郑芝龙虽然是海贼出身,但是对这些精锐手下却视同子弟兵。

为了回报主公的恩义,纵然面对癸和薰这等强敌,士兵们也宁死不退。

奋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位于船楼重兵保护所在的青霭,匆忙下令后续舰加入战团,与包夹本舰的敌舰接舷,从其后方攻击。

铿锵的剑刃交击声之中,守护青霭的卫士挡开对手的手里剑。

接下来潮涌而上的敌人,与女卫士们刀剑交击。

双方俐落的斩击,不断挪腾闪躲。

好几次敌人差点迫到青霭的身旁。

就在这时,一名女兵中刀毙命,让敌军能从她的哀呼中穿越,手中刀影的寒芒直指青霭。

“蓬。”

“哗啊……”

欲杀青霭的这名敌兵,被癸见机用炎蛇直射其首,上半身陷于烈炎中退下。

混战中癸犹分神救援青霭,使背后露出空档,但是想乘隙攻击的敌将却被薰挡了下来。

癸和薰持刀背对而立,面对数目渐少,可是受飘扬于空气中的血腥味的刺激,而更加凶悍的敌人。

舰面上到处都是人影,嘶喊和哀号之声不绝于耳,一直犹豫不决的云仙父女两人,当其视线之间有一名中刀的士兵,带着混身血雨负伤倒下时,终于同时出手。

两道带起呼呼风声,急若奔雷的劲箭,分从父女两人弓中离弦而去。

箭与箭在空中正好碰撞在一起,撞歪了的箭矢仍然直飞而去,分别射中离郑芝龙离颊一寸的面旁和云仙随海风飞扬的发丝。

始后,云仙劲气一发,手法快若幻光的从箭筒连抽五箭,五箭齐发,像五颗流星地破空朝父亲直射。

要以父亲教的箭法去射自己的生父,云仙痛得心下滴血,但是情势的演变让她不得不如此。

身处乱世之中,如果自己不挺身而出,难道要眼看国家沦亡于异族之手。

云仙的母亲虽是邪马台人,但是被虏为妻的母亲,却抱着嫁鸡随鸡的决心。

尤其是在郑芝龙投效日月皇朝后,由海盗首领成为水军提督。

云仙之母的想法,是虽生而为邪马台人,既嫁神州国人。

即以神州国为母国,至少不计男女之别,给云仙讲授古来英雄忠勇仁义的事迹。

要她跟随父亲一起,朝秦暮楚,背叛国家民族以求自己功名富贵。

云仙做不出来。

受到女儿狙击的郑芝龙,身子左闪右避连闪二箭,才以准备发射的箭矢,几下旋转,格挡接下来的三箭。

之后他奋起神力,全力一箭射出,威若炮弹的箭矢划过不足十丈的短距,炸得云仙本来立足之地木屑纷飞。

一闪而过的云仙,以如彩蝶飞舞的手法,只见她的衣袖有如从一变为十,如同蝶群凌空,手中连环发出旋风一样的劲箭,带起一股股足以伤人的劲气,如天降陨石的轰在甲板各处。

郑芝龙虽然人到中年,快将近晚,但箭法不比正当盛年的时代差。

可是他却没有像女儿身边一样的同伴。

经由青霭的命令,郑芝龙其他直属舰艇被阻于外,两艘海龙的舰只更反包围发动登舰战。

情况就像手指一样,郑芝龙一方像食指和无名指在夹攻中指时,又遭姆指和尾指的攻击。

烈炎一窜,电光一劈,郑芝龙必有属下死于癸或薰的刀下。

英勇的士兵虽然负伤犹自奋战不退,海龙的士兵却持量之优势,或二或三围攻上来,大势渐去。

箭筒中箭矢用光的郑芝龙,一面拔出女儿射在船身上的箭矢反击回去,同时抽空远看孔伪的援兵到达没有。

只是这一看,让他立时有所有希望于眼前灰飞烟灭的感觉。

孔伪舰队没有急驰来援,反而转向东方驶离战场。

他的幕僚虽然向他进言,现在参战即可在消耗战中重创敌军,将来国力远较海龙和云仙强大的新金国,就可编成新的舰队,获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孔伪却摇头道:“身为将领,自当爱护兵卒有若孩儿。我又岂能要手下儿郎去送死。胜负已定,为将之道,该退即退,徐图后计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