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思路调整(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然凡事有得必有失,中国士兵因常年征战,士兵人数又多,虽全军实行屯田之策,然而北方诸边郡气候寒冷,不宜耕种,几年征战,国力亏耗严重。

幸得诸葛亮鞠躬尽瘁,粮草供给不至出现问题。

诸葛亮等见金旋胡族政策改变,都是大喜过望。

几人联名又奏请改革军制,裁减兵员。

金旋见表中所奏,沉思几日,召众人上殿,道:“诸位好意,皆为天下百姓计,然我等若裁减兵员,则必影响我未来战略。战争须得一鼓而下,前因北胡决战士兵损折众多,故而采用轮班回乡之策予以休养。今诸臣以为边患已解,请罢兵戈。此论不通。北胡与我大汉兵戈多年,彼此损失人口众多,究其原因,为北胡贫困而中原富有,致使其狼子野心,不断为祸中原。前大汉国力,其中二分之一皆用与北胡作战。汉武帝大败匈奴,国力几空。现西部胡族部落仍多,东有倭国,南有安南等国,其心皆与北胡之心相同,虽现今无边患之祸,因其非无心而实无力也。今我军士兵操练娴熟,装备精良,我意欲一鼓作气,扩张疆土,为万世之大业。如天下皆我中国国土,则兵无战祸,民可安居乐业,此为天下子民造万世之福。诸臣思想,俱为天下、百姓着想,皆为忠臣。非孤不听诸臣良言,乃是为免百世战祸。吾誓为之,天下骂名,可尽归于孤,但万年大业,不得不努力为之。”

众臣听罢,皆默然不语,独庞统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中原为富庶之地,而周边蛮夷土地皆贫寒,征战所得于我国无所益,而空耗国力,将致中国财政几年吃紧。臣以为周边诸胡势小力孤,不足为患,如今中原战乱刚刚结束,百姓皆思平稳,请陛下三思,此时当罢兵休养,以养民力,此亦为百姓计也。”

金施道:“士元之言,孤亦沉思几日。现今蛮夷势弱,我军一到,则势如破竹,士兵损折少而成效显着。罢兵之后,我军士兵战力必会急促下降。蛮夷无兵患之忧,人口发展必速,若待那时征战,则我军战力既降,士兵损耗必众。汝等之意为长痛,孤之意为短痛。一代人吃苦,而后世皆享安乐。”

庞统不复言。诸葛亮出班道:“若出征诸蛮,未知陛下如何待诸蛮?”

金旋道:“诸蛮中文化如与中原文化相近,可与我中原文化短时间融合者,以降为主。若文化相异,不能为我同化,以剿为主。百年之后,天下之人皆习孔孟之道,则世上俱安也。”

金旋见众臣皆为自己说服,道:“诸位努力,待粮草充裕,几路大军可同时出击,吾等耗几年之力,为万世大业,孤虽背骂名,较子民万年和平大计,无关紧要也。”

众臣下朝,俱回去准备。

金旋又召周瑜、各路军团主将入朝,会同诸葛亮等人商讨出兵战略。

时金旋手绘世界地图一张,命匠人制成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