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半年,攻占岛屿若干,增兵二十余万。
徐阁实力渐增,不由雄心勃勃,欲要集兵攻打夷州,然后争雄中原。
金旋故事传至东倭,徐阁初时并不为意,最后得到一本《金旋诗集》观后不由涕笑皆非,知道金旋为穿越同行,从千年之后而来,将岳飞、辛弃疾、李白等大家名作,拿到三国时代,惊世骇俗。
徐阁穿越前为中国人,对东倭亦无好感。
但此时东倭皇族重臣,大多为纯种汉人后代,言行习惯与中原基本相仿。
但是倭兵暴虏,却让徐阁大为头痛。
倭兵祖先原为秦朝士兵,本就凶残暴虏,后与东倭土人结合,自然品行愈低。
除皇族、重臣等汉人纯种后代尚习中原文化,余众逐渐与中原文化脱离,与当地土人文化对接,产生一种极为怪异的独特理念。
徐阁想尽办法引导东倭国人文化理念,但文化理念为长期沿袭而成,非一朝之功可以奏效。
徐阁无奈,只好听而任之,严肃军纪,约束士兵,除此再也无能为力。
东倭土人文化,与徐阁理念冲突颇大,徐阁欲改其陋习,见效甚微。
东倭土人沿袭群婚制度,合族男女,同吃同住,同浴共床,伦理道德全无,与畜生无甚区别。
汉族士兵娶一女为妻,一族众女,皆可白日宣淫,无所避讳。
故此长久以往,倭兵沾染士人习气日重。
徐阁无能为力,只得暂且放下,眼不见心不烦,顺其自然。
东倭兵马此时征服周边诸岛,下一步侵略目标,就是中国夷州。
徐阁进兵中国心理矛盾重重,中国毕竟是徐阁故乡,统帅东倭士兵攻打中国土地,徐阁从感情上还是不易接受。
钓鱼岛战事触发以后,徐阁闻知金旋亲征,好奇心起,欲要见识一下这位穿越同行,与金旋一比高低。
中国雄厚实力远出徐阁预料之外,与中国接战几场,东倭水军未曾占得半分便宜,反而被中国乘机,攻克东倭三郡。
中国士兵杀戮之重,亦出徐阁意料之外。
所到之处,赶尽杀绝,男丁皆绝,从无招降之事。
此事让徐阁大为气愤,因为徐阁认为,中国是礼义之邦,理应仁爱,此般残暴行径,与中国大国身份,确实不符。
徐阁此种想法,正是金旋所言之妇人之仁。
两国交兵,兵处险地,不杀尽而除后患,无疑是引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