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爱卿,今日之局势,真正已有亡国之危。无论是何对策,哪怕异想天开,都要献出来。孤王一概不加怪罪!”玉龙王司马远脸上阴睛不定,心神也不稳定。魔教发动的内乱不同于外敌入侵——无论多强的外敌入侵,在民众同仇敌忾之下,纵然代价大些,总有获胜之时。而内乱则纯属内政,若让魔教那一套迷惑人心的东西得势,动摇的是王国统治的根基,包括司马氏在内的豪门世族将死无葬身之地!
“禀陛下,臣以为,那些农民不过是受到魔教以眼前之利诱惑,才会跟着造反。若能许之以利,就可安抚。臣建议下令暂免两年农民的租税,以换得民心安定。近日《土地法令》所得甚巨,财力已大见好转。免除两年农税应无多大问题。”户部尚书林垣之得到左相慕容明的示意,先行奏道。
“嗯,有些道理,此计可行。”玉龙王司马远知道此时应该肯定率先献策者,否则后面的人就不敢说话了。况且,仅仅推行不到十天的《土地法令》,在隐隐约约的威胁下,地价卖得虽比平常便宜三成,但三郡之内数百座大小城镇拍卖首批土地所得,就足有四千五百万金币之巨,约相当于玉龙王国以往一年的财税收入。农民的租税仅占整个王国财税收入不足三成,不到一千二百万金币。在此局势危急的非常之时,这笔钱有无都不在话下。
说来这拍卖土地敛财之法倒是沾了自由军之光,《玉龙土地法令》基本是自由军《土地法令》的翻版!同时也沾了南宫世家的光——原本知晓南宫世家与自由军勾结甚密,玉龙王司马远已动了不惜与南宫世家翻脸也要抄没在司马氏治下庞大产业的念头。不料在土地拍卖之时,与自由盟勾结密切的南宫世家竟是出手最为大方的买家,在司马氏现在治下三郡的许多府城、大镇,包括玉龙城在内共花了六百万金币大量购买土地!
以南宫世家从不做赔本生意的声誉,一举带动了大量商人甚至豪门购买拍卖土地,才使司马氏顺利筹集到大量金币。虽然不知南宫世家用意如何,但司马远却因此没有半点对付南宫世家的理由——若对这样慷慨合作的巨富下手,只怕司马氏治下几郡的商家巨富将会吓得明里暗里全部逃光,把资金全都抽走,那样对玉龙王国财政经济的打击绝不亚于被灭掉几个军团!或许就算暂时仗打胜了,司马氏建起的玉龙王朝离崩溃之期也将为时不远!
“臣弟以为,林尚书之言只是治标而未治本,且未涉及到目前的核心问题——如何应对魔教来势汹汹的攻击?”司马成道:“光明军十六万大军已快兵临石燕城下,如今石燕城虽急调有两个预备师团驻守,但新练不过几天,只怕不是悍不畏死的阴冥魔军对手,只看能支撑多少时日而己。阴冥魔军的主力四十万人已距我王都不过一百二十里,现在城内仅有近卫直属师团、第一师团和御林军共二十四万人,要防守四面均长达近三十里的外城墙,防备魔军重点突破十分不易。”
“城内不是还有八万警卫队么?”司马远有些诧异地道。
“臣弟未敢将警卫队、密谍以及王宫大内侍卫计算在守城兵力内,”司马成续道:“魔教无孔不入,玉龙城原来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口,近日又有不少难民逃入,有多少被魔教迷惑之人,又有多少人是魔教的奸细,实难悉数分清。以八万警卫队加上密谍监视城内,防止城内的魔教中人里应外合作乱,或许都会显得困难。何况,让警卫队上战场血战,其战力也堪忧。”
“王弟有何良策?难道真要发紧急征兵令才能解决问题么?”司马远有些着急起来!——原本以为有二十多万人驻守玉龙城,加上大批武功高强的玉龙密谍和大内侍卫,魔教想攻下偌大的玉龙城没这么容易,等到武陵郡的三个预备师团赶到,玉龙城的安危就可基本无忧,如今看来却是大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