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洞观烛火(2 / 3)

奴隶帝国 大地浪子 2364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谢陛下隆恩!”大正神僧喜出望外,赶紧伏身下拜,五体投地,全然忘记了出家人只拜神佛不拜世俗皇权的规矩!

后唐国师的地位何等尊崇?大正神僧想不到自己被华映宏搞臭之后,这两日来被皇帝晾在一边,连谒见一面都没有机会,还要低声下气请地位原在佛宗之下的儒宗弟子李君信代为转奏。想不到今夜有幸被召见,就得到皇帝柳飘絮如此厚重的封赐——哪里还能不死心塌地为皇帝卖命呢?

“不过国师先要办妥一件事——”柳飘絮冷声道:“就在今夜,不惜一切手段将佛宗掌教之位和天台山佛地夺回来。若有不遵号令者,杀!”

“微臣遵旨!”大正神僧的脸上狰狞之色一闪即逝,对柳飘絮斗胆奏道:“不过微臣属下的弟子虽众,恐非千佛洞出来的那些前辈高手之敌”

“朕自然会命君信率血衣卫和御林军协助行事,”柳飘絮淡淡道:“国师先去召集手下忠心弟子待命即可。”

“是!”

对儒宗弟子李君信如此受宠,大正神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妒忌之光。他的“无相禅”其实早已修练至心魔滋生,无力自拔之境。世俗凡尘、红粉佳人虽是修佛之人的穿肠毒药,但在灵识已被蒙蔽之下,大正神僧早就深深地陷入权势与财色那致命的诱惑之中……

“君信,最近泰王府有无异常?”待大正神僧退去后,柳飘絮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厌恶之色。

“泰王殿下深居简出,特别是近几日来更足不出户,连一向交好的荣亲王也不再往来,”李君信不知道皇帝意欲何为,只是小心翼翼地回答。他甚是清楚皇帝与泰王之间的关系内幕,自然不敢造次胡乱说话。

君臣二人口中的“泰王”指柳飘絮的嫡长子柳清林,今年已四十七岁,其智谋武功均有过人之处,十年前在“五王分唐”之时立有大功,被赐封为“泰王”,封地为密云府。在柳飘絮的诸位皇子之中,也唯有泰王柳清林才享有世袭封地这种特殊待遇。

后唐帝国八郡版图极广。在中央郡北面偏东,滨临爱琴海边的是方圆千里、地域广阔的北方郡,辖有六府,分别为密云府、石家府、承德府、正定府、营口府、长青府。

北方郡的大多数地区都是肥沃的黑土地,水源充足,物产丰盛,有帝国“北方粮仓”之名。在北方郡为数不多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却又盛产贵重木材、药材、铜铁、煤等重要的战略物资,实在是不容轻视的战略要地。

密云府在北方郡靠近爱琴海边,与营口府相邻,官方统计人口为一百八十余万人。因邻近的营口府内营口港是帝国长期以来从事海外贸易的两大重港之一,密云府内许多产业都面向海外贸易,经济极为发达,每年官方的财税收入不下五百万金币,其中八成尽为泰王所得。

华龙大陆自古以来有“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之说,泰王柳清林原为皇帝柳飘絮所宠信,早有立为太子之意。但五年多前,柳清林不知何故突遭皇帝冷遇,被密旨勒令深居简出,且不得离开帝都,相当于被软禁!

自那以后,柳清林纵情声色,靠着并未被剥夺的封地所获取的收入,与荣王柳飘零一样过起了富贵王爷的生活,纵情声色,愈发为皇帝所不喜。之后,柳飘絮逐渐移爱于四皇子柳清原,欲立其为太子之意,就算瞎子也能看出!

只有极少数帝国元老重臣才知道其中原因:泰王柳清林曾无意中酒后吐真言道:“父皇年逾古稀,精力已不济。若早传位于我,五年之内定能一统华龙,建千秋万代不世功业……”云云。

这样的话出口之后,自然逃不脱皇帝之耳,柳飘絮自然不乐意了:貌似朕虽逾七十,但功力深厚,龙精虎猛,又精擅御女之术,每夜一皇几后的游戏都能玩到尽兴,活到一百岁也无问题,你小子这样急就想当皇帝啊?要让你当了皇帝还不把朕扔到大运河中去啊?

将泰王柳清林的原话禀报给皇帝的,就是当时仅为“血衣卫”副统领的李君信。当时的那位大统领么,如今已变成一堆白骨,谁叫他是拥护泰王一系的红人,又在皇帝陛下垂询的时候居然胆敢不说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