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密潜 (h)(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二圣临朝,局势多变,武后威权渐长,隐有强凤压龙之姿。

群臣各自偏袒站队,然而有上官仪这般欲唆使高宗废后的,一夜便赔了全家性命。

某些变数已然呼之欲出。

咸亨二年。

二圣携二女驾幸东都,留太子于京师监国。

时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幽于掖庭,太子偶然见之,惊恻不已,乃奏请令出降。

此事竟为武后不悦,即指派两个当日值差的禁军迎娶公主,敷衍了事。

太子弘不能体悟母亲之意,次年,其府中内臣,皆被武后阴令人弹劾,一一贬谪。

沈均自也被牵连其中。

其实他向来看得透彻,一直圆融处事,奈何明珠难藏,仍是被高宗拨去东宫辅佐太子。

于是这年春末,沈均便携着妻子,前往庐州,在其辖下的一个小县做了县令。

官品几降,俸禄大不如前,饶是一家子省吃俭用,仍然入不敷出。

沈均新官到任,风土民情需一一考核,故而常在外走,处理诸多事务。

家中柴米油盐无一足够,沈静姝和沈既明时常饿得半夜醒来,谢宓看在眼里,结结实实疼在心尖儿上。

恰好陈郡也在泸州辖下,路程不算遥远,谢宓犹豫再三,终于决定厚下脸面回本家。

担心沈均自责,谢宓偷偷带着两个孩儿,当了最后一件首饰,雇了一辆牛车前往。

途中有些波折,但在日后沈静姝的记忆力,都不足挂齿。

她始终无法释怀的,是每当想起,便犹在耳边回荡的,抽打她母亲的鞭声。

当日情形,真如地狱冰冷,沈静姝隐忍悲愤,望着眼前的谢鼎,心中哂笑。

“谢大郎真是太看得起静姝了。”

不回礼,也不称外祖父,沈静姝后退一步,面如冷霜。

“母亲与我,与弟弟,早都不在谢氏族谱之内,谈何相助?”

那日借得二十贯铜钱,谢家族长谢守云,当着众人睽睽,将逆女谢宓除籍,其后代子女,亦永不入族谱。

“这……”

谢鼎记得这事,脸色不禁难堪,一阵青一阵白,异常的尴尬。

胡须抖了几抖,终究还是大局为重,谢鼎权衡片刻,又朝沈静姝弯腰再拜。

以他谢氏长子之身份,对自己的孙儿行此大礼,已经非常谦恭。

“静姝,当年的事情……”

“我跟你们无话可说!”

沈静姝不留情面地打断他,“我姓沈,谢家的事情与我无关!”

说罢便转身离去,再不曾回头。

谢鼎受此侮辱,老脸铁青,暗自捏紧拳头,却最终没有再追上去。

原地站了片刻,越想越觉得不平,谢鼎冷哼两声,狠狠一甩袖,怒气冲冲地朝山门外另一边走去。

他只顾咄咄向前,不曾留意,两个戴着草帽,身着短打的男子悄悄地跟在了后面。

他们露出的半截小臂上,挽到肘弯的袖口处,隐约可见一朵五瓣梅花的刺青。

……

长安,平康坊,安国公府。

本朝非凡,前有女皇登基,后有公主摄政,更有女相与女国公。

顾少棠并不常在长安,次次都是借回京述职才在京中小住。

故而府邸只余几个亲信的家仆看护,洒扫除尘,在热闹非凡且宽敞的平康坊内,算是一处世外之地,十分幽静。

此刻不过巳时三刻,坊内正自喧嚣。

两三个家仆,持了扫帚在国公府的朱门前扫地,动作平常,却悄然透着有一股劲气。

任由远处人气喧闹,家仆们照例专心打扫,似老僧入定,周围一切都十分普通平淡。

无人知晓,国公府的主人,昨日深夜已经无声无息地潜回了长安。

“呜……”

寝房内一声低低的呻吟,帘幔垂垂,两道柔美纤细的身影忘我交缠。

萧念棠趴在榻上,双手揪紧身下的被子,嘴巴里咬着一根房事所用的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