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过后,软银集团的股份再次出现一轮持续的暴涨,而这一轮暴涨的原因,是因为软银出现了新的利好,有消息称,软银正在投资全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采取线下实体与网络虚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互联网大卖场。
说白了,就是软银在搞电子商务,只不过,这年头还没有这种说法。
就像当初宫下北提出的那样,软银的电子商业业务暂时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软银北美,一个是软银日本,而在这两者中,孙正义明显在前者的身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他并不看好日本国内的电子商务氛围。
从杂志上的这篇文章里,也能看出日本主流舆论对电子商务这个新概念的看法,“互联网泡沫”、不能脚踏实地、没有现实意义、资本的盘剥等等等等,这就是主流舆论对互联网商业化的看法。
在宫下北的记忆中,前世的日本主流舆论,就对互联网存有一种很畸形的偏见,在他们眼里,互联网根本就不能创造财富,而互联网企业的盈利,靠的就是吹起来的泡沫以及对实体经济的盘剥。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的互联网事业发展一直严重滞后,并直接影响着日本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说智能手机的生产领域,在中国的手机行业兴起之前,日本的一些手机品牌还能混一混,勉强度日,而当中国的手机品牌兴起之后,日本本土的手机品牌便迅速的销声匿迹了。
如今,重生到这个时空里,依旧还是这个样子,日本国民对互联网的看法显然是没有任何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与日本的社会氛围、传统,以及无处不在的潜规则密切相关。
还是那句话,日本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且很讲究论资排辈的社会,比较积极且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点的年轻人,在这个社会中根本掌握不了发言权。
等到一个年轻人真正掌握了发言权,攀升到说话足够有分量的地位时,这个年轻人也成了老头子了,所以,日本这个社会本身就不容易接受新东西,而互联网恰恰就是一个新东西。
电子邮箱方不方便?
当然方便。
办公自动化软件方不方便?
当然方便,但问题在于,当你的部门领导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他既不会用电子邮箱,也不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头子还是从部门辉煌的时候走过来的,他们那一代人打造了这个部门最为辉煌的时期,所以,你认为方便的这些新东西,就注定在你的部门中推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