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北是两仪殿,为“内朝”只有少数有资格作决策的亲信大臣才能进出参与,国政大事往往先在此商讨、决定,才轮到在“中朝”提出和讨论执行的人选及方法。
段誉这个大神医,随着封德彝以及他的护将管孝然,从皇城南面靠东的安上门进入皇城。
两旁官署林立,左有太常寺、大府寺、尚书省;右有太庙、少府监、都水监、东宫仆寺等等。当进入分隔皇城宫城的广场横街,以段誉如此见惯场面的人,也被这横分南北、气贯东西的长街式广场的磅磺气势所震慑,叹为观止。
尤其是承天门上建有重楼,只要想像唐室有什么庆典在外朝举行,当帝君登上承天门楼,主持庆典,同时接受千军万马的拥护,接受万民欢呼朝拜的气象,就会禁不住热血沸腾。
自然,让段誉想得热血沸腾的不是登上这里主持,而是攻占后把大隋的龙旗重新插回这个门楼之顶。
李唐的战神李世民,终有一天,会让他打败,终有一天,他可以把大隋的龙旗再次高高地飘扬在这里。
三人在东宫外重明门下马,步人东宫。
封德彝一直为段誉引路,几过数个关卡,纵然是尚书省大人,唐皇重臣,但也以金牌相示,才得通过。
由东宫卫土组成的“挟门队”分列两旁,气象森严。
过了重明门就是显德门,门内是东宫地正殿显德殿,接着是崇教、丽正、元天和承恩等宫殿。两侧还有宜春院、崇文馆、集贤馆及其他一些殿堂楼阁。
显德殿是太子李建成接见文武百官和监国问政的地方,李建成为了表示自已作为太子称职,正在里间处理事务.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汉家城阈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太极宫与东宫有通训门相通,过门后是太极宫的东园,也是著名的东御的所在处。
走这种皇庭宫殿,重重卡卡,又繁繁复复,最后,封德彝送到东御池便止步,与段誉告别而去。
来接段誉的,是一个小太监。
段誉有些惊讶的是,这个小太监竟然也有一身武功,而且看上去还挺不错。
当看到这个小太监,段誉倒是挺惊奇的,可随后又释然了,只见他嘴角一斜,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在雪粉飞扬下,广阔的东御池晶光亮澈,默默地反映着池畔铺上新装的享台楼阁、老枫垂柳,仿似人间仙境。
在小太监带点恭敬地陪同下,段誉沿着池旁碎石铺筑的围中小道,朝那个什么张捷妤居所,位于东御池北园林内的凝碧阁,缓步前行。在分隔东围和主殿群的宫城高墙外,远处太极殿的殿顶耸峙于雪白的林木之上,气象万千。
蜿蜒于竹林的小径,眼前豁然开朗,东御池之北,罗植各种花卉草木,凝碧的池水映照下,凝碧阁座落其间,台殿亭阁,与四周的坏境融浑为一。
院内正中处有个大池,池中筑有一座水亭。
亭旁有座假石山,近顶处雕凿出龙头,张口喷出一道清泉,射注池内,飞珠溅玉,蔚为奇观,更为清寂的办园带来一点点生气,颇有画龙点睛之效。
段誉看着李渊如此享受,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若不是有一个李世民,这一个李唐还真没有放在段誉的眼里。以他所见所闻,长安守军和宫中守军住是守城士兵,根本没有杀气,没有那种上战场奋勇杀敌的可能,根本不足为畏。倒是调派在外的一些部队,倒有不少出色之军。
玄甲虎贵,根本不是长林军,羽林军,御林军,皇城守卫这些久居长安的部队可以相提并论的。
虽然装备与人选全是一流,可是段誉估计,真打起来,这些装备不错的士兵,不要说自己刚收服的江准军那一群亡命之徒,就是连飞马牧场或东溟派的守卫部队也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