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除了高翰文都很忙的世界达成了(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话说第二天,内阁值房里已经开始讨论起郑泌昌何茂才与高翰文联合奏报的新方案了。</p>

场面上可就真没几家露出笑脸的,除了高拱在那里哈哈大笑以外。</p>

高拱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大笑基本上属于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处境。</p>

严嵩被迫承认了高翰文这个三代核心,但其实对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还不是很了解。这次押宝上去,跟赌徒没什么分别了。</p>

严世蕃则在思考为什么十年来,门下走狗很多,但大都听命行事,这种人才却没有招揽到一个的问题。很显然,嘉靖老道士的岁数在明朝皇帝的历史经验来看,快到临界值了。大家只想享受严党的好处,却不想冒头承担责任。亏得自己的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尽然如此识人不明,贻误十年之久。而这次虽然高翰文明着要当严党三代核心,实际上应该也明白自己让他背锅的心思。所以,这个严党核心,等到回京复旨,不反攻倒算就是好的了,其到底有几分真心,着实堪忧。</p>

清流这边徐阶一句话不说。对这些多少有些不削一顾。</p>

张居正则相当遗憾,这次不仅没有借着搅乱东南,搬到严党,反而让严党挖掘出了一个能臣干吏。将来清理严党,这等能臣干吏自然要一体达到的。人才不能为我所用,殊为可惜。</p>

只有高拱在那里大拉拉地笑:“好好好啊,这复杂的情况,竟然能想到以租代买的好法子。当初你们不是都说人初出茅庐,不谙世事。没想到,一经锻炼,是骡子是马就展现出来了。而且还是个勇于任事的年轻人。不错啊……”</p>

高拱在那里肆无忌惮地夸着,仿佛高翰文是他自己学生一样。</p>

结局就是四人都嫌弃地看了高拱一眼,又各自埋头不言。</p>

嘉靖在精舍里等待内阁值房的消息,结果发现并没有起什波澜。</p>

挨到下值,吕芳报过来的浙江折子里写了个内阁票拟通过的样子。</p>

“用印吧”嘉靖有些厌烦地说了句,就到八卦台上打坐了。</p>

吕芳接过折子,连同其余的一起抱到司礼监值房用印。</p>

很明显,吕芳明白,内阁今日仅高拱一人高兴,让嘉靖有些不高兴了。</p>

国策得到落实,大家却如丧考妣。这分明就是人心散了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