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早点回来。”</p>
出门第一站是拾柴。</p>
他观察周围的同路人,和他一样,缺少金属工具的人们都是直接捡地上的枝丫,或者掰树上的枯枝,所以叫“拾”,而非“砍柴”,效率很低。</p>
即使这样也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p>
很多拾柴的都是半大孩子,瘦小的肩膀已经开始扛起生活,皮肤也被晒得黑黝黝的,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p>
陆大古挑拣了些补充家用,就地扯一把野草、树藤利索地拧成简陋的草绳捆好,用木棍挑起。</p>
接着去沤麻池。</p>
此时,棉花还未传入炎华。</p>
底层的绳子、衣服都由麻制成。</p>
古书诗经中有一首《东门之池》,就间接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沤麻的景象:</p>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p>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p>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p>
所谓沤麻,就是将苎麻、菅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泡在水里,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发酵,使植物脱胶,留下可以编织再加工的纤维,这是个需要不少时间的过程,人肯定要中途离开,不过倒也不怕偷,因为公用的沤麻池会给每家每户分出一块地方,再者,沤麻之后的原材料不值钱。</p>
后续经过晾干、纺线等繁琐的加工才值钱。</p>
陆大古踩在被浸麻搞得水体发黑、又脏又臭的沤麻池里,把手伸进臭水里,捞出、拽起自家的麻。</p>
等太阳升高的同时,农家少女和壮实的小伙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总会有意无意地肌肤相碰,沤麻池里多了分躁动的气氛。</p>
不多时,大古听到清亮的歌声:</p>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俊阿郎,可与吾歌!”</p>
他循声看去,发现是位农家女孩引吭高歌,骄傲地挺起胸脯,叉着腰,还有几个女孩在她后面嬉闹。</p>
对我唱的?</p>
大古花了0.1秒反应这一事实,这个时代的民风比后世开放很多,他清了清嗓子,学着她们那近似山歌的民谣调子回唱:</p>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已有家妻,不便与歌!”</p>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唱与他人,俊郎且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