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人换下马匹,让它们轮流休息。</p>
他们发现,不少带着鸡鸭牲畜的人在驿站聚集,乘上另外的车厢。</p>
意味着所谓的“铁路”允许平民搭乘,且价格相当低廉,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些人乘车是免费的。</p>
直至到站。</p>
跟着士兵的指引下车。</p>
入目是一片喧腾的景象。</p>
“卖枣啦,新鲜的枣!”</p>
“叮叮当、叮叮当。”“又香又甜的甘蔗糖。”</p>
“咚咚隆咚。”“拨浪鼓。”</p>
“冰糖葫芦———”</p>
士兵带领他们走出驿站,告诉他们,作为新来的,他们需要接受几天培训,在那里,他们既要获知一些必要的信息,如怎么使用这里推行的农具,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会被怎样惩处,如何去找县衙维权,也要接受些许询问和调查,了解他们有无特长,以确认他们究竟被分配到什么地方,通常,培训过的人都会去种地。</p>
这个时代,黄巾治下以外的地方,识字率太低了。</p>
这里推行的类简体字也与外界不通。</p>
接着在培训的地方。</p>
那是曾经的贵族府邸改造而成的。</p>
勋章工人担任的培训老师用黑板和粉笔教授基本信息,而后实物展示,借鉴后世成熟经验,种类多样且便利的农具给了他们些许惊讶和启发,陆大古并不怕这些东西被其余五国学走,教的毫不遮掩,反正五国都是要攻下的,提前学去还能减小以后的改造压力,再者五国要对内实行改造,就必须面对来自贵族阶级的巨大阻力。</p>
即使五国有决心,确实展开改造,也缺少时间,学不走工业体系。</p>
到头来不过是“屯粮不屯枪”罢了。</p>
总之,禽理矩和墨家子弟们每天被管两顿饭,固定时间起床、培训和睡觉。</p>
几天后,确认他们每个人都遵规守矩,黄巾军士兵询问他们本人的分配意见,当然不想被分配去种地的几人得到了刻着字的两枚竹片,被告知,什么时候愿意分配了可以拿着竹片来找他们,并且告知他们,这是他们的“证件”,最好不要把它搞丢。</p>
不然到外面是没法住店的。</p>
几人终于可以走近这繁华、富裕的城市。</p>
沿途路人大都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穿着完好的衣服,大部分衣服上没有缝补痕迹。</p>
四处回荡着叫卖声:</p>
“拨楞鼓——咚咚隆咚。”</p>
“烧饼。”</p>
“新鲜的草鱼———”</p>
他们沿路走到头,人越来越少,直到走入一片空地,那里两群孩子站在对立的两个台上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p>
许多人围着孩子们看热闹。</p>
“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沱曰隤,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棋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