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p>
强推车同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民众的马车改换造成了混乱,但长痛不如短痛,他们必须去做,以及千里主干线铁路北至燕地边界,南接陆大古起家之地,基本可以视作汉国又长出一条动脉,将沿线地域串联一体,可这仍然不够,还需要大量支线将众多城地相连,还需要对道路展开改进。</p>
道路运输手段的推进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执行。</p>
“兄弟们!”“诶!———”</p>
“抄家伙!——”“噫!———”</p>
此时,某处工地前,一群挎着腰鼓的工人在空地上绕圈,敲鼓、吹唢呐。</p>
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准备开工。</p>
这是在一处原本迷信思想比较严重的地方,他们的行动,名义上是讨个彩头,歌舞演给土地公,而表现上看,小孩子们围着敲锣打鼓的工人们嬉笑跑圈,大人们笑着对“祭神”的工人指指点点,对这些外来人的表现并没有排斥,相反还觉得很好玩。</p>
这个时代想遇上这样的免费表演可太难了。</p>
“嘟~~嘟!嘟!嘟~嘟!”</p>
被人群围在中间的人吹唢呐吹得脸颊涨红。</p>
唢呐其实是外国传入我国的,东汉时流行于西域,金、元时才进中原,广泛流传。</p>
现在人们提早遇上了这件能从满月吹到头七的乐器。</p>
“咚咚隆咚!”“铛!铛!”</p>
更多人跟着唢呐的曲调节奏敲锣打鼓。</p>
这些“乐团成员”里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为何要这么做,他们也只觉得好玩。</p>
这是在人造传统。</p>
陆大古生造出一个开春动工前,敲锣打鼓吹唢呐,为新的一年动土木讨彩头的习俗。</p>
为自己治下的民众增添一点共同文化。</p>
还有春节、工祭、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节日,正披上“文化融合”的外表,在汉国内全范围实行,让民众尽可能地参与进来,也就是大古治下各个地方,人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外地人过来,然后新的节日跟着来了,大部分喜庆欢乐,令人欣喜,少部分粘着神鬼,相关来由讲得煞有其事。</p>
为此,大古专门设立了配套的假期。</p>
他始终相信,节日是纽带,它由共同的仪式、共同的信仰组成,它能够使人们更团结,好比后世海外炎华人聚起来过春节。</p>
能够巩固人们的文化根基。</p>
而完成节日的仪式需要时间,如果没有时间进行节日仪式,如包粽子、做月饼、祭神祭祖、走亲访友等,人们会忘掉节日,把它当作垃圾扫进历史长河里。</p>
“啪。”</p>
一座城内的客栈里,一敲惊堂木。</p>
说书人讲起了《封神演义》。</p>
“诗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