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百家熔炼(3 / 3)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1462 字 10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下山后,朋友命人杀雁来招待庄子一行。仆人问:</p>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p>

回答说:“杀不能鸣者。”</p>

于是,弟子们就有了疑问,对庄子说:“大树因不材而活,主人之雁因不材而死,请问先生要怎样处世呢?”</p>

庄子说,要顺其自然而处世,“以时俱化”,不偏滞于任何一个固定点。</p>

青年无比笃定道:</p>

“如今,以时俱化的时候到了!”</p>

言毕,他抽身离去。</p>

他的目标很明确了,青年目前在魏国贵族府里充作门客,他打算辞职不干,直奔汉地。</p>

春秋战国时期忠君思想烙印不深,如孔子周游各国游说国君要做官,也没人说他什么,只说他食古不化,列国攻伐征战的年代居然讲仁爱,礼崩乐坏的年代偏偏逆着历史潮流复周礼,人们对跳槽看得很开,借用东汉马援一句话:</p>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矣!</p>

所以类似的情景正在各国上演。</p>

各家学派越来越多读书人有了投奔汉王陆古的想法。</p>

不过很尴尬地,无论他们多大名气、本事,陆大古都没给他们开方便之门,任何人进来,都只是审查不过就赶跑,审查通过则得到国人身份,想当官就要科举,学简体字,学大古要求的科目。</p>

于是简体字得到了传播度,部分知识受到更多重视。</p>

这就叫文化输出。</p>

当你强大的时候,人们都高看你一眼,想要学习你。</p>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文化胜利的概念,人们只觉得奇怪,从汉王陆古早期每到一处便收集竹简阅读,求知若渴的事迹看,他不像是会搞封锁的人。</p>

他们推测,这应当是汉王身边提前下注的学派们引导的结果。</p>

众多精妙的机关、求实务虚的思想是墨家,这在陆古本人重实干、轻文章的鲜明态度上体现得很深,极尽完善、高效严谨的律法条文是法家,人伦道德、讲求和睦的部分观念缝进了儒家,规模浩大且卓有成效的农业改革是农家,还有试图探究解释天地运行道理的阴阳家和令汉国兵马强悍举世无敌的兵家、以及道家等等学派,似乎在汉王治下合流,融为一体。</p>

然后把剩下的人关在外面。</p>

不再理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