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熊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东西?”我追问。
文文爸摇头说不清楚,不料他又赶忙说: “老熊现在还在古玩市场摆摊,不远,要不咱爷俩去转转?去问问他就清楚。”
我都不认识的东西,肯定大有来头!
迫切的想搞清楚这人头罐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便跟文文爸去了古玩市场,找那个姓熊的卖家。
早年康定哪里有古玩市场,就是个菜市场,一半卖菜,一半卖古董,印象中从市场出来能看到折多河,河边儿沿岸的土路上,全是摆摊儿卖菌子的老头老太太。
进了市场,文文爸领着我七拐八绕,他突然喊道: “老熊!怎么今天收摊这么早!”
这个老熊五十多岁,肚子大的像孕妇,满脸胡子拉碴,一副不修边幅的粗人形象。
“老王,你怎么有空过来了,这天是越来越冷了,没人买东西,还不如早
点收摊回家睡觉。”
我扫了一眼,这老熊摊子上没一件真货,全是假货,什么假绿松石项链戒指,假珊瑚手串,各种假的藏传文玩等等,估计所有东西全加起来,进货价不超过五百块,这种不入流的摊子,是怎么搞到人头罐儿的?
文文爸说: “你先别忙着收摊,有个事儿问你,前年我从你这里买走个人头罐儿,还记不记得?花了三千块。”
“草,你要退货啊?这都过两年了,可退不了啊。”
“不退货,我就是问问你,那人头罐儿从哪里来的,是你收的还是捡的。”
“捡的?开玩笑!你去捡一个让我看看!”老熊双手揣在大衣袖子里,瞪眼道: “那件东西是我花2800,从一个锅庄后代手里买来的!当时我急用钱,就挣了你两百!”
我听到一个词, “锅庄后代”。
感觉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文文爸给老熊递烟,追问具体是哪家锅庄。
老熊接烟就抽,他十根手指上全缠着白胶布,估计是冬天皲裂了。
老熊深吸一口,吐出烟道: “东西是锣斯堡的包家锅庄后代卖我的,他们家好东西可真不少,只不过咱他妈没钱收。”
“对了老王,我卖你那个人头罐儿上头有字,你知不知道。”
文文爸顿时惊讶道: “有字?什么字,不可能吧,我没看到有字。”
老熊咧嘴,笑着说: “原来你还不知道啊,那个人头罐儿脑瓜子后头有字,你晚上找个桶,把它泡水里,用手电一照就能看到了。”
“好了,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婆娘等着我回家吃饭,改天再聊啊。”
老熊收摊走了,我们也回去,文文爸走的很快,看样子,他是迫切的想试试老熊说的办法,并肩前行,我随口问他锅庄的事儿。
文文爸一通解释,我恍然大悟。
外地人或许不懂,但我相信康定的朋友肯定多少知道点儿吧?
明清时期,康定这里也叫打箭炉,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当时每年有大量的茶商马商途经此地,久而久之,于是当地便有一些人开了客栈,而本地人不叫客栈,叫锅庄。
随着时间发展,这些锅庄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数量也由最早的4家发展成了48家,这便是大名鼎鼎的 “康定48锅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