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私下解决的话,他们可以想办法控制一个场景,并且将其中的人拉出来,像外部的变革过程一样证明自己的价值,掌控局势。</p>
不过想要效仿外界的话,困难还是不小的。他们现阶段已经用无人机完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力替代,造型复古的活木显现出更明显的智能,经济问题的缺陷在他们这边已经明显削弱,运转困难的问题已经被通过另外的方式削减了。</p>
不过当然不是全无办法。他们的智能化研究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突破,他们仍旧需要频繁地修复,才能维持无人机网络不在自我演化的过程中失去智能。</p>
他们的人工智能虽然将将可以用,但缺陷是很明显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这人工智能的智能会自发损坏,最后甚至无法理解指令。为此他们需要经常维护人工智能中枢,甚至重置人工智能才能将之修好。</p>
为了不让太多东西功亏一篑,他们允许各部门保存一些资料,以使重置过的人工智能能够快速重新投产。</p>
这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随着人工智能的重置周期越来越短,他们的用人压力总会周期性出现。</p>
经历过降维生活的人往往宁可流落街头也不愿回去,因此他们的智能世界因为相当荒唐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流浪者。这些流浪者的出现加剧了他们的破功,绝地内的统治开始明显走上下坡路。</p>
要是外面的概率还是受到压制,那也没话说,主要是由于外面的变化,扭曲概率的植被开始迅速褪去,绝地中的人一下子都有了退路。</p>
这时候,由于机制的大致恢复而使得曾经的推动者安于现状,加之出来的人大都过得更糟糕,他们的主动反击趋于停滞,然而却也无可挽回绝地内的颓势。</p>
在外面开始研究绝地的发展的时候,绝地里的人也开始离开藏身之处,回到更早的故土。两者碰到一起,绝地如何能藏得住秘密。</p>
研究成果的结晶很快被外部主导的势力接手,照理来说他们正在一步步更加完整,趋向于更有胜算,然而实际上却无人为此感到鼓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