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狂风暴雨(2 / 3)

佣兵1929 山有意 1277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比如米山下树的野兽大队就由三人组成一个掷弹筒小组,只要就是日军是孤军深入我军后方,要保证携带的榴弹数量。

掷弹筒对于日军步兵战术的重要性,通过几年后爆发的淞沪会战就可见一斑。

在淞沪会战中,中央军18军14师42旅的36挺重机枪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掷弹筒打掉了32挺,剩下的也没有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当时的国军重机枪手回忆,他们一般只能打几百发就要转移阵地,不然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准确的打来。

而一挺近100斤的马克沁重机枪转移起来谈何容易!一旦国军的机枪火力被摧毁,日军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国军火力,随即立即以优势兵力发起冲锋。

由于对于掷弹筒极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掷弹筒日军甚至连怎么作战都不知道了。

其实这些战例也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术意识极差,很多部队就连基本的土木工事也不会挖掘建造,重机枪阵地构筑简陋,被日军一颗仅仅50毫米口径的榴弹就轻松击毁,这也导致其在中国战场无往不利。

但是在周文的眼中,掷弹筒这种由于日军资源贫乏而大量装备的简易版迫击炮,并不是不能克制和反制,佣兵团大量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和精确射手就是他们的克星,而且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山炮进行压制。

最后即使少数的日军掷弹筒手能在仓促间打出榴弹,佣兵团构筑的坚固工事也足以抵挡比一颗手榴弹的威力大不了多少的榴弹的攻击。

而且周文用在淞沪战场缴获的日军掷弹筒做过测试,正常修筑工事用的沙袋,只要不偷工减料,填压的沙土足够厚实,阵地前用两层沙袋铺设,日军掷弹筒的榴弹即使在沙袋前一米处爆炸,沙袋后的被捆绑起来的羊依然毫发无伤,只是被吓得咩咩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