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 朱元璋放下酒杯,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 “爷爷,别光顾着喝酒呀,吃点菜。”朱英在一旁笑着说道。 朱元璋闻言,没有听朱英的话去夹菜,看着前面大快朵颐的两个孙儿,轻声训斥道: “待会吃,怎么跟没见过吃食一般,这般失了仪态。” 听到这话,本来高速扒饭的两人,顿时僵住,朱允熥小声辩解道:“皇爷爷,我还从没有,吃过这般好吃的饭菜呢。” 朱明月可爱的吐了吐舌头,跟着把筷子放下。 “大孙,这两个小兔崽子,就是你的亲弟弟,亲妹妹。还愣住作甚,叫大哥!” 朱元璋训斥完后,对着朱允熥和朱明月说道。 说完的同时,他紧紧的看着大孙的面容。 在他的心中,自然是希望大孙接受自己的弟弟妹妹,因为他知道大孙曾经的日子,太孤独了,一直一个人独自打拼。 “大哥,我是允熥,弟弟敬你一杯。” “大哥,我是明月。” 两人连忙端起酒杯,恭敬的站了起来,同时躬身敬酒。 朱英见此,嘴角笑着站了起来,端起杯子说道:“时光飞逝,转眼十年。看到你们,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印象,但是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尤其是你,明月。” “共饮。” 朱英看到明月眼中饱含着的强烈期待,说道。 好吧,他承认,他撒谎了。 哪有什么熟悉感,完全的陌生。 只是这两个孩子,那怯生生的模样,跟旁边老爷子眼中的希望。 为了让大家不尴尬,他心中微微琢磨着,就这般说了出来。 果然,在朱英说完之后,明月一口喝完杯中酒,一抹红晕浮上脸颊,借着酒劲,明月胆子大了许多,说道: “我就知道大哥肯定对我有些印象的,小时候我一直都跟随着在大的身后呢。” 说着说着,朱明月就泪眼婆娑起来,带着一丝哭腔继续说道:“大哥,你终于回来了,明月好想你。” 看到姐姐在旁边哭泣,朱允熥有些不适应,因为他跟朱明月不同。 对大哥没有丝毫印象,也没跟大哥一起玩过。 只是依稀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哥存在过。 朱明月不一样,当初朱雄英在的时候,她的日子过得可快乐了,一直都是大哥罩着。 他们跟朱允炆的生母,一起住在春和殿里,由吕氏一同照顾。 朱雄英在的时候,吕氏对允熥明月可好了。 当时朱明月也五岁了,吕氏前后态度的变化极为明显,加上女孩子早熟,感受更为贴切。 “大哥,你什么时候进宫呀,没有你在,都没人保护我们。” 朱明月迟疑了一下,看了眼皇爷爷,壮着胆子问道。 其实朱明月的身份也不低,她可是嫡长孙女,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整个大明的长公主了。 只是就大明而言,虽然马皇后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女子的地位。 不过受到蒙元的影响,女子的地位目前比之宋朝,还是要低上很多。 朱明月长公主的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特殊待遇。 听到朱明月这话,朱英暂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旁边的朱元璋闻言,解释道:“要不了多久了,你大哥目前刚刚确定身份,咱还得安排一下,免得你大哥进宫的时候,过于吃亏。” 朱明月点点头,她听懂了皇爷爷的意思,毕竟她已经十六岁了,算是个亭亭玉立的大闺女。 齐乐融融中,晚膳很快就过去了。 不仅仅是朱元璋,朱允熥和朱明月也吃得极为开心。 “你们两个就在院子里玩着,咱跟你们大哥,去里屋聊些事情。” “是,皇爷爷。” 朱元璋起身,和朱英一同到书房离去。 “大孙怎么样,突然多了两个弟弟妹妹,有没有感到很是开心。” 进屋之后,朱元璋笑着问道。 “何止呀,怕是还有一堆小叔小姨等着我呢。”朱英打趣着说道。 老爷子二十多个儿子,十几个女儿。 这些皇子皇女们,不少一部分年纪比朱英还要小。 听到朱英的打趣,朱元璋嘿嘿一笑,而后教育道:“知道就好,你都这般年纪了,怎么还能单着,也是到了成婚的年岁。” “咱还要等着抱重孙呢,你得给咱争口气。咱已经安排了人,给你寻个好闺女,早点成婚别拖着。” 朱英闻言,顿时无奈。 没想到前世被催婚的命运,到了今生又来。 朱元璋看着朱英有些不情愿的神态,不由再次强调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么,你还想让咱连抱重孙的机会都没有吗。” 朱英闻言,知道老爷子这是上纲上线了,解释道:“爷爷可别瞎说,我可没有不成婚的意思。” “好歹我也是个血气男儿,也并非不近女色,只是早些年四处漂泊,哪有什么心思安家。” “真要随便娶个闺女,那岂不是害了人家。” 听到朱英的解释,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这小子,都已经满十八了,这么多年都没碰过女人,想必劲大得很。” “怕是一个不够,咱还得给你多多物色几个,最好是连着给咱多生几个重孙来,让咱也享下清福。” 听到这话,朱英显然有些尴尬。 不过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是说道:“爷爷,你给我找媳妇的时候,可不能随便找,多少先让我看上一眼,喜不喜欢再说。” 朱元璋也没想到朱英竟是能提出这等要求,训斥道:“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咱帮你找个贤良淑德的妻子,至于小妾,到时候自己寻去。” 听到这话,朱英突然想起来了关于安南那边的事情。 于是将跟自己布局安南的想法,说给了老爷子听,只是没有提到安南开国的事。 朱元璋何等聪明,一下子就听出了朱英的核心想法。 “好个大孙,咱说你怎么总是想着要往外跑,原来是想着谋取安南。” 哪怕是朱元璋听到这些话,心里头都有些震惊。 在锦衣卫收集到关乎大孙的情报资料中,朱元璋只是模糊的觉得,大孙应该和边疆那些行商差不多的概念。 但是刚刚听到朱英对于安南事务的熟系,还有人马的安排,和其中的想法,顿时就明白。 这个大孙,恐怕还真是超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样的商人,竟是敢把主意打到一个国家上面。 安南可不算什么很小的国家,在诸多朝贡国力,也算是势力不错的,哪怕是大明想打,也得谋划安排一番。 而在大孙的述说中,对于安南的安排,早就埋下了很深的钉子,言语中更是聊到了一些安南朝廷里的事情。 足以说明,大孙的暗子,已经渗透到了安南的朝廷中。 至于安秀公主这个事情,已经不用太过在意了。 “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嘛,这些年四处漂泊,总得找个地方落脚。安南那边的位置不错,尤其是海上航路四通八达,想来是个落脚的好地方。” 朱英解释着说道。 朱元璋顿时有些无语,你的落脚,就是把整个安南国都整下来? 况且按照大孙话里的意思,貌似一个安南,还不是他的最终目标,谈到安南周边的那些小国。 就好像谈到自己家里的后花园一样。 到这一刻,朱元璋也算是明白,为什么大孙早前总是谈论海禁的问题。 脑海里一道灵光闪过,朱元璋有些狐疑的看向大孙,问道: “你当时不断怂恿咱去打倭国,是不是想趁着攻打倭国这个时间,咱大明无力顾及安南事宜,趁此机会,谋划安南。” “不管咱能不能把倭国打下来,等到时候一切结束的时候,安南已经被你掌控在手里。” “哪怕是咱心里不愿,也只能封你为安南王。” 朱元璋心里越想越是清晰,一圈子转下来,没想到之前自己还没暴露身份的时候,无意中就成了大孙手里的刀。 朱英闻言,不知如何回答。 他没有办法否认,早前听老爷子说,是殿阁大学士的时候,其实心里面就有这个谋划。 当然大明打不打倭国,对他来说相差都不大,哪怕不打,他也不会说放弃安南。 只是用倭国牵扯大明的精力,在谋划安南这件事上,不会出现太多的意外因素。 看着大孙半晌没有回答,同时有些尴尬的模样。 朱元璋顿时老怀欣慰。 他很想骄傲的告诉所有人,这就是咱的亲大孙,哪怕流落在野又如何。 当年自己能打下这大明江山,不可否认是时势造英雄。 但是自己的亲大孙,却是英雄造时势。 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好个大孙,真是不错。 朱元璋此刻心中有一种被超越的感觉,这让他的心里很舒服。 所谓望子成龙。 自己的大孙超越自己,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有如此大孙,何愁大明帝国后继无人。 朱元璋本身其实也是一个很自我,很骄傲的人。 皇帝自古孤寡道,但是今日,朱元璋却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亲大孙。 如此,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