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皱眉道:“这些哀家都知道了!恭亲王和李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
恭亲王奕欣和李鸿章同时摇了摇头,光绪皇帝在旁边欲言又止。
慈禧太后提议道:“既然新军比定北军数量少,那就继续扩编新军,武器没有定北军精良,就继续向外国买更先进的武器!恭亲王和李爱卿,你们怎么样?”
恭亲王奕欣无奈的道:“太后,扩编新军和购买武器,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可是现在朝廷已经没有银子了!就是养着现在的13镇的新军,朝廷的财政都是咬牙坚持的。”
李鸿章也叹气道:“除非咱们朝廷再增加几十个镇的新军,才可能压制住林大鑫的定北军。可是几十个镇的新军耗资巨大,根本不是现在朝廷的财政能负担的。朝廷没有银子,继续编练新军只能是水中望月。”
慈禧太后作为这个古老帝国的实际掌权者,也没有办法解决银子的问题,对着恭亲王奕欣又问道:“能不能继续找西方那些人借款?”
恭亲王奕欣道:“2年前编练新军已经向外国人借了800万英镑,折合成银子超过4000万两,虽然是分期还款,但是加上利息,每个月朝廷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再借款。不外国人愿不愿意,只是高额的利息朝廷就难以承受了。”
慈禧太后考虑一下道:“现在林大鑫已经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增强朝廷的力量已经迫在眉睫。其他的顾不得了,恭亲王你回去后就和几国的驻大清公使询问一下,有没有愿意借款给我们大清的!”
恭亲王奕欣张了张嘴想要反对向外国人继续借款,不过想到林大鑫这个心腹之患确实已经让朝廷寝食难安了,于是对着慈禧勉强点了点头。
慈禧太后接着道:“哀家考虑良久,南方各省的总督手里都有些银子,皇上你给南方的几位总督下旨。让他们每一个省自筹银子编练1个镇的新军,就是编练不了1个镇的新军。至少也要编练1个协的新军!”
慈禧太后的这个办法未尝不是增加新军实力的好主意,不愧是统治了大清几十年的慈禧太后,恭亲王奕欣和李鸿章都信服的点了点头。
光绪皇帝也赶快点头道:“是!亲爸爸,朕回去就给南方的几位总督下旨!”
之后光绪皇帝离开了西暖阁。直接急匆匆的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养心殿。
养心殿内此时有2个人在恭候光绪皇帝,正是掌管户部的帝师翁同龢和定武军统帅袁世凯。
翁同龢看到光绪皇帝回到养心殿,马上迎上去紧张的问道:“皇上,太后召见您是什么事?莫非老臣挪用户部银子的事情被太后知晓了?”
光绪皇帝摇头道:“老师,你放心,慈禧没有发现咱们挪用户部的银子!今天是为了林大鑫的事情。”
原来光绪皇帝为了加强自己掌握军权的力量,和翁同龢串通,从国库里截流了大量的银子,用在了定武军的上面。
翁同龢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把心放在肚子里。
光绪皇帝安慰翁同龢道:“老师放心,如果哪天被慈禧发现了咱们挪用银子的事情,朕会帮老师担当的。”
翁同龢心里希望千万别有那一天。随后他疑『惑』问道:“皇上,林大鑫的什么事情?”
光绪皇帝叹气道:“林大鑫刚又打赢了美国和意大利,把吕宋彻底控制在了手里,朝廷已经决定加封他为吕宋总督!慈禧也心忧林大鑫这个叛逆,决定要继续向外国人借银子扩编新军,而且还让朕给南方几位总督下旨。让南方每个省编练一个镇的新军,最少也要编练一个协的新军。”
刚刚从河南回到北京城的袁世凯。一听朝廷又要编练新军,眼中顿时冒出一股充满野心的光芒,转瞬即逝,然后恭敬的对光绪皇帝道:“皇上,不知道这次朝廷扩编新军,扩编多少?有没有我们定武军的名额?”
目前定武军的3个镇驻扎在直隶省宽城一带,北洋6个镇驻扎在直隶天津、唐山一带,武威军3个镇驻扎北京城,还有1个镇驻扎在山海关内的抚宁城,监视山海关的定北军。
光绪皇帝摇头道:“这些都要等恭亲王从外国人那里借来款,朝廷才能决定扩编多少新军!不过袁爱卿放心,朕是不会忘记朕的定武军的!袁爱卿,现在定武军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