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原因也就造成了余胜军在作战,尤其是列队迎敌的时候,基本上营以下的军官都是骑马亲临战斗最前线。亲自指挥部队作战的。
方韩林看着远方冲过来的太平军骑兵,心中没有害怕甚至带有一丝的激动,因为这些太平军骑兵似乎是直接朝着自己的第四步兵营冲过来的,而且五百米外似乎也没有掉头的迹象,看他们的冲锋队形也不像是己方余胜军骑兵的那种密集冲锋队形,依旧是太平军的那种传统的松散冲锋队形,不少人还拿着弓箭呢。
他们这是要来找死的节奏啊!
今天,注定是要让建功立业!
他虽然年纪小,今年也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但是他能够当中营长就明了他在余胜军内资历不浅。
方韩林。字隆云,绍兴余姚人,和余胜军的其他军官们一样,他一样是读书人出身。家中兄弟姐妹五人里他排行老大,他少年时极为聪慧,先生以他的资质是有希望冲一冲科举之路的。但是他家极为贫寒,一家人连吃饭都吃不饱,家中虽然省吃俭用,但是日常所用连纸墨钱都是难以筹齐。年纪比他小的两个弟弟更是早早放弃业,回家种地以供他进。
尽管家中无怨无悔供他进,但是身为人子见他怎忍心见父亲年仅三十余就满头白发,日夜操劳只为了他的束脩钱。身为兄长怎能忍心尚且年幼的弟弟放弃业,用稚嫩的双手为自己赚钱买纸墨,怎可忍心自己的两个妹妹饿一顿饱一顿,只为省出自己去应试时的盘缠。
此外他资质不错,但是绍兴一府文风鼎盛,文章出众者不计其数,要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博得生员功名可不容易,当他二十岁第二次落第后,无颜再考的他听闻余胜军的随营堂招募生,一旦考中从军后薪资极为丰厚,甚至以后还能够被举荐获得官身后,他咬了咬牙就是放弃了科举转而投军。
事实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他是1853年随营堂早期的生之一,尽管这几年他的表现不算太出色,但是一路随着余胜军的扩军而慢慢升职,历任副连长,连长,督练处协办,副营长,第四营营长。
如今的他已经是余胜军的少校营长,并被举荐为六品营千总,仅仅是每月薪资就高达近百两银子,另外林哲为了拉拢这些余胜军的军官阶层,也是很大方的给予其他诸多福利,比如按照军衔职位高地就能够免费获得商贸区内的住宅一套。
同时为了设立了余胜军随营堂幼年班,只要是军官的直系亲属子弟,也就是兄弟、侄子都可免费入读,不收费。当然了,林哲办这个幼年班也不纯粹是为了解决余胜军军官子弟的业,实际上还是打着从小培养班底的想法。
方韩林的幼弟在去年就是进入了幼年班习,方韩林期待着等自己这个弟弟从幼年班毕业,并升入随营堂后再一年毕业后,未来的成就能够超过自己。
他可是知道这个幼年班不仅仅幼年班除了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外,还教授近代的物理、化等知识,同时还教授军事基本理论知识。
等他们经过了三期的文科习以及基本军事理论习后,将会升入随营堂或者水师堂各科继续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幼年班算得上是余胜军中的预备军校,而随营堂则是正式军校。
如今的随营堂、水师堂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简陋速成制了,1855年的时候林哲就是把随营堂的制进行变更,从以往的一月全日制习,半年在职习改为一年期的全日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