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有了厂房提供的简易宿舍,但是家中的家眷老弱依旧需要出去工作,这样才能够赚取足够的薪资用来购买粮食。
这个时代生活在上海的绝大部分民众,也就是社会底层民众,每一天都需要为了晚饭而奋斗,林德机器厂这种大型企业还算是好的。
要是一些小工厂或者作坊里,那些工厂主招募工人的时候甚至只给一些粗粮稀饭,根本就不发工资,而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十四个小时以上。有些黑心的甚至能够让工人工作十六个小时。
而饶是如此,那些因为战争逃到上海的底层民众也是无可奈何,为了不至于饿死而进入这些黑心工厂。
这个时代的工厂主对待工人,显得残忍而血腥!
这也就导致了就单纯人力成本而言,林德机器厂的人力成本是连欧洲同行的一半都不到,对于林德机器厂来,其最大的开支还是采购设备,建设厂房等前期投入。
那数千台机器设备,延绵数里的厂区建设,可是动辄数十万两的巨额投入。而林德机器厂背后的原林氏商行、现在的皇室产业可没办法自行拿出数十万两银子砸上去,其中大部分都是军方的‘预付款’。
可以,林德机器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它欠军方的钱就越来越多。因为每一次扩张,总免不了需要寻求军方的资金支持,要不然连设备都买不起。
欠了军方一屁股债的林德机器厂在计算军械价格的时候,可不会只计算正常的生产成本,它还会把设备折旧、厂房建设、研发等费用,比如一套1856年型林德步枪。包括步枪、装填工具、刺刀、附送的子弹等大约是在二十两银子一整套。
其价格实际上比同时代的英国1853年型恩菲尔德贵得多,历史上英国向美国大量出口的1853年型恩菲尔德步枪,其价格大约是二十五美元,也就是十六两左右,这还是英国人送货上门的到岸价。
一个是二十两银子,一个是十六两银子,之所以造成这种价格的差距,主要还是林德机器厂新建,前期投资太大,而且生产规模也远不如英国那么大,英国佬那可是几百万支几百万支的生产,而林德机器厂的年产量不过一两万支,这产量少了根本无法滩薄成本,这价格自然也就相应提高了。
但是林哲可不会和那些目光浅短的人一样,什么造不如买。
直接买固然是便宜了,但是不扶持国内的兵工厂那么以后就只能一直买了,一到战争时期尤其是和外国进行战争的时候,人家不卖的话你就得傻眼了。
而且扶持自家国防工业的话,虽然前期看似亏本了,但是等林德机器厂、金陵兵工厂发展起来后,这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成本也是越来越低的时候,到时候肯定是比直接进口还要更便宜的。
扶持国防工业发展,是中华军方的既定策略,为此不惜几十万两银子银子甚至上百万两银子砸下去。
而作为回报,林德机器厂为首的国防工业则要向军方提供稳定的而大量的军械来源,同时也需要根据军方的需求不断的改进研发新式武器。
比如1856年型林德步枪,又比如九磅臼炮,四磅轻型步兵炮等,这些武器都是林德机器厂在军方的要求下研发生产的。(未完待续。)</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