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林德机器厂对1858年型步枪开出的第一批次报价是四十圆之巨,比1855年型米尼步枪增加了足足十多圆。
同时该枪使用的子弹也不便宜,每千发达到了五十圆。
如此昂贵的价格让负责枪支火炮采购的军械部很不爽,军械部总长韩向方亲自找到宫务厅财务处处长潘立宣项,但是人家潘立宣也是苦着脸,林德机器厂上万工人也要吃饭啊,每年仅仅是支付给一百多号洋人工程师的薪资就将近十万圆呢,这新武器的价格要是不够贵的话,你让林德机器厂吃西北风去啊!
要用更先进的武器,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由于林哲的极力支持,面对这高价步枪也不得捏着鼻子下了五千支步枪的订单,不过林德机器厂也不是会一直维持这个高价位,表示后续批次,也就是第二批一万五千支的订单将会把价格调低百分之十。
而后续如果军方继续采购,那么价格还会继续降低!
这步枪毕竟是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往往是造的越多就越便宜,因为研发经验和前期建设生产线的费用会被平摊下来,军方订购的越多就越便宜。
这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加起来两万支的订单,就是预计给第六军的第六步兵师、第八步兵师以及骑兵等步枪装备的。
装备新式步枪的话,那么对第六军的编制以及战术使用就是提出了要求。
因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是后装线膛步枪,射速快只是其一,更加重要的是后装步枪可以让士兵趴着装填开枪,而这就可以针对性的演变出来更多的战术。
联合参谋部的作战司就是提出了若干问题,那就是采用后装步枪后,继续沿用线列队形作战是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这种步枪的优势?
如果是要趴着装填和开枪的话,那么该怎么运用?
后装步枪的装备不仅仅是换一种步枪那么简单,它带来的还有战术的变化甚至军事理念的变化。
而这种事对于中华军来也没有前例,施清瑄自己现在甚至都没有见过这种后装步枪,该怎么运用这种步枪继而带来更大的战术优势,这个问题施清瑄一时半会还是有些难以解决的。(未完待续。)</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