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联军登陆(2 / 3)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215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陆军的野战炮不管是在威力还是射程上,和海军用的舰炮、岸防炮都有着极大的差距。

口径就是最明显的标志。陆军这边的野战加农炮口径最大的才只有十二磅,但是海军那边呢,十二磅却是只能算小口径的配属了,只有百吨级别的炮舰才用。那些数百吨的舰炮,其主力舰炮也多是二十四磅以上,甚至会装备三十二磅的舰炮,至于千吨以上的甚至数千吨的,基本都是三十二磅甚至六十四磅的舰炮。

至于到了后装线膛炮的时代,更是一下子飙涨到一百磅。一百五十磅以上,陆军的火炮在口径上和海军的舰炮是没法比的。

不仅仅是口径,就算是身管长度也是没发比的,同样是十二磅的加农炮,但是海军兴吴级上的十二磅舰炮在身管上要比陆军的十二磅野战炮长一大截,这就代表着海军的长身管加农炮发射的炮弹拥有更远的射程。

其实不管是近代还是后世,海军的舰炮和陆军的野战炮都是差距非常大的,当然了造价的差距也是同样大。

所以陆军要想和海军比拼火炮,那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稍有理智的陆军将领都不会用自家的野战火炮去对抗敌军的舰炮。

邴曲松和徐言青等人自然没有丧失理智,所以他们宁愿让英法联军顺利登陆,也不愿意冒险主动前出去打击正在登陆当中的敌军。

英法联军一万多号人,准确的是超过一万五千人的登陆行动自然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的,实际上英法联军的登陆持续了整整三天时间。

由于选择的登陆地点虽然地形平坦,但是没有码头可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小型船只来回运输。

不过这也好在这年头的陆军各种重型装备没有太多,和后世的陆军一比就是轻步兵,这登陆相对而言对码头等硬件的要求也不大。

等他们用小型船只相接架设了一条临时栈桥码头之后,他们的火炮、弹药车等重型装备也是陆续被运下了船只。

在英法联军的登陆过程中,中华军的陆军方面虽然没有太多的动作,第二军只是提前男下,然后抵达吴淞炮台西面大约六公里的方向,和第七军一道形成了完整的防线外,不过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但是海军方面却是动作频繁。

除了派出几艘兴吴级炮舰多次抵近侦查外,还尝试过用非常古老的水战战法,那就是火攻。

海军方面把搜集的诸多木制船只上装上了炸药或者火油等,然后点燃了从上游放下。让它们顺江而下去冲击英法联军的舰队。

不过先后放出了五十多艘火船却是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一部分是飘向了靠近北岸的江面而没有任何用处,剩下的一部分在顺江而下的过程中,被前出巡逻警戒的英法联军的蒸汽炮舰发现并陆续击沉。

偶有几艘火船闯入了英法联军的庞大舰队中。也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这古老的火攻对于已经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同时炮火力量非常密集的近代舰队而言,作用已经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