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办学难(3 / 3)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3222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条件的,那就是江南大必须接受他们的指定生就读,同时必须开设一些他们制定的科,尤其是理科方面的内容!

他们想要让江南大作为一个孵卵器,为自己的企业培养高端精英人才,尤其是那种可以代替洋人工程师的高端技术性人才。

对于这些企业的要求,江道泉是有些排斥的,对他来,这江南大和帝国大一样。其目标是为帝国培养最精英的人才,这些人才以后是要为帝国大业添砖加瓦的,他们毕业后应该进入政界,带领帝国民众走向富强,而不是为这些企业培养经商人才。

但是面对这些企业的银行本票,江道泉哪怕是再保守但是也没有抵住这种诱惑,最后和林德机器厂、上海纺织公司以及其他企业签订了委培合同。

这些企业会自行选拨并送来生入读江南大,完成业后江南大不得干预这些生的就业安排,因为这些企业把生送来之前,肯定会和这些生签订长期的卖身契。不把他们的价值榨干是绝对不会放手的。

同时这些企业为这些生支付全额的费、生活费等必须费用外,还额外根据科的不同,按照每名生一千圆到三千圆不等的费用支持委培费,同时捐助部分的教器材。

之所以支付价格不菲的委培费。是因为这些企业对生的习内容要求相当高,他们明确要求为这些委培生开设当代最顶尖的各种科课程。

要开设这些顶尖课程要什么?那就需要购买外国的最新的科书籍,聘请外国的一流者讲,这而要做这些肯定是要花钱的,要不然的话这些企业嫌钱多给这么多的委培费啊,因为他们知道要请这些者讲不便宜。

不过即便是支付价格不菲的委培费。但是也比直接送生到国外留便宜的多,而且也有保障,因为你企业要送生跑到国外去留的话,生成归来后以这年头留生的金贵,百分百会被政府招揽,甚至就算你和生签订了委培合同也是一样,大不了人家政府赔偿违约金就是了。

和诸多企业签订了委培合同后,江道泉突然发现江南大的办经费已经从四十多万涨到了八十多万。

但是让他更头痛的是,这些委培费不好拿,人家企业一个个都要求最顶尖的科和者讲,这教授估计还得派人专门到欧洲或者美国去请,而且估计所费不小,按照请一个普通教授每年一千英镑的年薪,如果是请上二三十个的话,一年就得好几万英镑,而且人家来你校讲,不仅仅需要给薪资,同时你还得给人家教授解决生活,解决人家的科研条件,这方面的投入比薪资投入其实还要更大。

这么一算,单单是建立顶尖理工科的花销就得超过七万英镑,则算成银圆的话就是三十多万圆了。

也就是,这一下子就花掉了办经费的一半。

然后建设校舍,开办其他科所需要的花费也得四五十万,这么一算的话这八十来万还不够用呢!

看着账面上红红的赤字,江道泉有些无奈的合上了计划书,这办可真难啊!(未完待续。)</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