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班一开始其实只是个类似托儿所之类的机构,因为当初的本意是为了解决中高级官员将领们的后辈子弟的教育问题。很多官员将领的后辈子弟年纪不大,无法直接报考随营堂。所以干脆弄了个幼年班,专门招募年纪较小的官员将领后辈子弟。
但是这个幼年班之所以在帝国中上层里较为出名,吸引诸多中高层军政要员送嫡系子弟进去,是因为林哲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里提倡从小培养这个概念,不仅仅普通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军事人才也需要从小培养,并多次表示,未来将会给予幼年班的生更好的空间和机遇。
而且林哲不仅仅这么,还是真的这么做的,除了最早几期幼年班的生素质一般外,去年毕业的生由于综合素质优秀,不仅仅是可以免试直接进入海陆两军的军官校习,甚至还能优选获得到国外留的资格。
今年下半年帝国和英法结束战争后,外务部和军方联合行动,向英法普美等国再一次派遣总数五十人的军事留生,其中少数是优秀的现役年轻军官,少部分是陆军军官校的优秀在读生,但是有半数都是幼年班的生!
之所以幼年班的生占据了半数名额,是因为幼年班其独特的教育机制,招募的员都是十三四岁左右的聪慧少年,按照入年纪的不同,就接受四年到五年的全封闭式现代化教育,一般到十八岁他们才会进入陆军军官校就读,或者直接选派公费留,入读国外的军事院校。
尤其早几期还存在十七八岁的生,这些年纪较大的生只习一年或者两年就进入军官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较少,不提也罢。
但是1855年后就已经不招募十五岁以上的生了,基本只招募十三岁到十四岁之间的生,这些十三四岁就开始入读的生会接受至少四年以上的系统教育。
而今年毕业的这一批基本都是1853年、1854年时期入,接受了长达四年甚至五年系统教育的生,其综合素质,不管是科综合知识还是军事知识,远远超过目前国内其他校培养的生。
比如同样是今年毕业的生,但是陆军军官校的毕业就算是毕业了但是不管是科知识水平还是军事水平,都是远不如人家幼年班的这些少年的。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幼年班的生普遍都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西班牙文的都有,而现在军官校那边虽然开设有翻译科,但是可不是全部生都得这个的。
要留的话,这实现会外语和到了人家国家里再,这其中差距自然是比较大的。
对于这些从小、系统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重用是自然而肯定的,林哲这么做,外头人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才会保持热情继续把年龄适合子弟送到幼年班,当然了前提是你家子弟能够考进去。(未完待续……)</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