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几千万来修铁路,对于帝国财政来并不是困不困难的问题,而是会百分百财政破产的。
对于1860年的中国来,要想大规模的修铁路。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但是话又回来,铁路这东西不管再困难都是要修起来的,没有铁路中国的工商业经济就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完成,国防也会面临极大的困难。
所以哪怕是再困难。林哲都要咬紧牙关把铁路给修起来的。
“现在徐州矿区铁路已经基本接近完工,我们已经在其中一段试验运行了火车。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已经慢慢解决并完善,整条铁路有望在十月份全部通车!”
坐在林哲面前的并不是帝国的官员,也不是军人,而是一个穿着中华装的中年,此人和其他人不同,他在胸前挂着一枚龙纹徽章,这是皇室雇员特有的徽章。
此人名为马龚文,乃是皇室产业所属的徐州铁路公司总经理,这人年约四十,倒不是什么技术人员出身,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人,一直都是在皇室产业任职,历任林德机械公司财物经理,金陵兵工厂总经理。
林哲当年把让他来负责铁路事务,但不是此人的能力有多么好,而是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性,那就是林哲怎么他就怎么做,而不会去钻牛角尖,有着太多的个人想法。
林哲让他筹办徐州铁路公司,并修建一段试验铁路,他甚至连问为什么都没有问,直接就走马上任开始干了,林哲让他把铁路的标准设立为国际标准,他同样没有问为什么,而是照做了,林哲让他去英国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引进火车等相关技术,他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立马就去做了。
有时候,上位者其实并不太喜欢那些个人能力太出色,并带有浓厚个人风格的下属,相反很多上司都喜欢听话的下属,除非实在有需要,不然他们是很难真正放心重要那些才华过人并且个性太多的人。
纵观帝国的军政双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正才华横溢的人,很多都是能力一般般的人,身居高位者同样都是非常听话的人。
少数几个能力比较出色的也就只有军方的施清瑄,政府方面的经济大臣郭龙云,安徽巡抚毕宣溪了。
其他统帅部的将领以及内阁诸多大臣们,实际上庸才居多!
要起那些真正有能力,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都是在中层名声不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鸿章了。
这个人才华能力是不用多了,历史上的他搞洋务,办水师,一举奠定北洋这个政治军事体系,没有他的话,满清王朝估计都得提前几十年灭亡。
即便是这个时空了,李鸿章依旧发挥出了让人惊叹的才华,前几年他在中华大地上还什么都不是,但是不用几年时间就是搞出来一个江淮新军,被中华军俘虏,头一年里过着软禁的生活,后来亲自给林哲写了一篇论述工商发展的书信后,才是正式宣布反正,并担任‘工商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内阁直属的工商战略发展室的任务。
尽管这个部门并没有什么实权,属于顾问、智囊类的机构,但是哪怕是虚职都是让李鸿章做出了成绩了。
去年开始,他多次参与内阁会议,并协助工商部那边完善了纺织产业的发展计划。
近期,他又是上书建议在唐山一带开发煤矿,在东北辽宁一带开发铁矿,依托这些北方的地区的铁矿和煤炭,在天津一带筹办大规模的钢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