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洪伯北上折帝国不可久无国本,为万世基业故,请圣上早立太子,抚臣民之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睁大了眼睛看着。
尤其是一些知道帝国各派系内幕的人,都是非常清楚,洪伯北在帝国官场里可不是单打独斗的角色,而是属于毕余同派系的得力干将。
在政坛上,没有派系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帝国政坛上。军方那边不去,军方是天然上和文官派系相对立,并且军方内部也是分为若干派系,海陆之争。新旧之争这两年也是斗的不亦乐乎。
而文官体系里,目前以毕余同、江道泉、郭龙云这三个人为核心,当然了,他们只能是政治影响力大一些,并不是他们成为了其他官员的老大了,实际上内阁里的各部协办大臣。各部大臣以及地方上巡抚等以上官员,基本都能自成一派,不过很多时候为了政治利益会和其他人进行联合。
不过洪伯北却不是自成一派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毕余同的早年心腹,当年还在余胜军里的时候,洪伯北就是在毕余同手下做事,后来洪伯北陆续升迁,做过道员,浙江布政使,去年下半年调入内阁,初任农林部协办大臣,后调任工商部协办大臣。
他的一路升迁自然也是有着毕余同的扶持的!
因此,很多人都知道,洪伯北的上折,代表的绝对不仅仅是他自己,同时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毕余同的态度。
毕余同身为内阁总理大臣,自然是不能亲自上折的,所以上折一事就得由其他人来代劳,而和突然关系亲密,同时又有足够分量的人数来数去也就只能这个红伯北了。
红伯北的这封折子上上去后,无数人都是睁大了眼睛新华殿的那位皇帝会做出什么样的态度。
但是让群臣们感到意外的却是,当天以及次日,宫内就都没有对洪伯北的折子做出明确反应,没有批驳,也没有同意。
而这种模式有着一个词汇可以形容,那就是留中不发!
而群臣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以为林哲已经是决定要立储了,当即一个个就是拼命上折子,这样等几十年后新皇即位,自己就能够捞上一个拥立之功了。
但是他们想不到的是,林哲并不是对此没有反应,他只是把做出反应的时间拖延了两天而已,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人跳出来,然后自己好顺手一起处理了。
十二月二十九号,西历1864年的前夕,毕余同在家中突然接到圣旨,圣旨的内容非常的繁长,大多是毕余同有功,以及一些赏赐的语句,但是在圣旨的最后,却是有了不同寻常的几句,那就是陛下体恤毕余同年老多病,特恩准毕余同回绍兴养病!
听到这话,毕余同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一般,整个人都是愣住了!
圣命不可违,既然圣旨让他回绍兴老家养病,那么他一天都不能在南京继续待下去,于是乎当天晚上,毕余同就是在秘书处人事科的两名官员的陪同,直接孤身坐上了南下浙江绍兴的马车。
看着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南京城门,彷佛一夜之间老了几十岁的毕余同深深叹了口气!(未完待续。)</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