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静静的顿河(完)(2 / 3)

铁十字 月影梧桐 2405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朱可夫对南方集团军群总体的兵力估计与分配大致是正确的,但对坦克分布估计却出现了差错:在经过最新一轮部署调整后。霍特集群的坦克不是红军估计的600-700辆,而是近1000辆,除去意大利、罗马尼亚的300辆,德军还有近700辆(4个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600多辆,步兵师还有一点);而中路曼施坦因方向只有区区2个装甲师。刚刚300辆坦克出头,不过曼施坦因手里的装甲部队数量虽然少,战斗力却很强,一个是胡贝中将指挥的第16装甲师,另一个则是泽普-迪特里希指挥的党卫军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该师7月份拉回法国补充,经过3个月的调整补充从机械化步兵师变成了装甲师(原本历史上先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的,霍夫曼大手一挥直接变装甲师了,不过实质差异不大),装备时清一水的4号g坦克。连一辆三号也没有(又是党卫军又是元首警卫旗队,谁敢怠慢?要不是霍夫曼自己把控着虎式优先供给北非的古德里安,现在曼施坦因这会儿已用上虎式了);而右路克莱斯特大将手里还有500辆坦克(主要包括3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

所以一直是政治委员出身,执行力强但对指挥作战不太精通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在对照大本营发来的情况通报和斯沃博达方向的战报后,也没过多派遣飞机侦查敌情(当然,他即便派飞机侦查也没用,霍特集群一直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做出了事后被认为是毁灭性的决定:鉴于萨拉托夫方向的威胁已解除,上午抽调支援的坦克军和步兵师中止救援任务,回援斯沃博达纵深方向并配合当面部队歼灭敌军。

在他看来进攻斯沃博达的仅仅是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作战意志和能力不强,没多少坦克部队的自己也能抵挡住,如果有了坦克部队支援不定自己还能反过来包围这10多万人马。接到方面军指挥部的回援命令,已走在半路的三个坦克军指挥员无不气得跳脚。可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照此执行,好在夜幕已经降临,不怕德国人空袭,便决定排成两路纵队连夜回师救援。

次日拂晓时分,又累又困的红军坦克兵们在斯沃博达东北方向约45公里处的地方遭遇霍特集群绝对优势坦克兵力的伏击。面对一下子杀出的德国4个装甲师和其他部队,俄国人傻眼了。经过半天的激战,除少数坦克借着地形熟悉溜走外,莱因哈特指挥部队以微不足道的损失歼灭了3个坦克军和2个步兵师,另一个步兵师见大势已去,大部分人选择投降。在得知增援坦克军主力全军覆灭和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主力出现的消息后,戈利科夫为避免被全歼,向总参谋部发出求援通电后无奈选择后退。

面对战场上被打伤或者因为故障而被红军抛弃的近400辆t-34、kv-1、kv-2、t-26和t-70坦克,所有人心里都涌起这样一种感觉发财了,尤其是光t-34就有200多辆是可以回收或者修复的。

“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也想分一点战利品,特别是坦克,我觉得可以考虑同意……”

霍特本来下意识地想拒绝莱因哈特的提议,转念一想,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这次也算是出了大力,如果没有他们一开始主动请缨作战以及后来担任诱饵的付出,战事还没怎么顺利,给点甜头是应该的。于是大手一挥道:“t-34全部留下,这是元首要支援北非的,其他坦克就随便他们选了,下次作战希望他们继续这么卖力。”

支援北非云云当然是托词,真实原因是因为t-34换4号g的政策继续有效,这200多辆t-34(好坏均有)在霍特眼里就是130余辆4号g,差不多又是一个装甲师的兵力了,他怎么舍得放弃呢?听到德国人同意他们自由挑选坦克,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喜气洋洋地像在过圣诞节,连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都各自分到了5辆t-26和20余门火炮,

“长官,还继续往纵深追击么?俄国人跑不了,打得好的话可以全歼一个方面军……”

“不……”霍特仔细端详了一下地图,“迅速与沃罗涅日方面军脱离接触,放掉他们,咱们掉头往南走,准备去包抄顿河方面军的侧翼这才符合机动作战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