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交易(3)(2 / 3)

铁十字 月影梧桐 2242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埃及人对德国的开价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甚至还窃喜占了点便宜,少壮派军人则对国王慷慨大方同意扩军并充实装备的举动大为拥护,在英国人掌权时他们可是摸不到坦克边的,更别高级军官的位置,德国人吃相比英国人好看多了,至少他们不会强行安插军官进来控制军队,就连顾问和教官也只每个营安排了一个,随着埃及军队吹气球一般地扩军到5个师之后,连带法鲁克一世的威信也提升了一点。

凯塞林非常清楚,英国历年出售给埃及的军火不仅质量差而且价格高,就算是这样打折其价格还是虚高,而棉花打完折之后却只比市场公允价贵了一点点,德方其实才捞到了足够的便宜,更何况这些军火根本就是无本买卖换来的,等于德国白得42万吨棉花。当然,棉纺工业这样低级的产业德国国内目前老早清空了,这些棉花不外乎是去法国、意大利和西欧一些国家转一圈后变成服装再回流德国,但对于解决这些国家的失业问题很有帮助社会安定下来之后,欧洲联盟才会更具有吸引力。

凯塞林还特意留意了埃及自由军官的表现,资格更老的穆罕默德-纳吉布担任了埃及第5师的师长,年纪轻轻的纳赛尔、萨达特分别当上了营长和连长,虽然职务上看并不起眼,但他知道,这却是英雄崭露头角的机会隆美尔当初不过也就是一个营长。

根据德埃双方秘密达成的协定,在埃及加入轴心并对英美宣布作战后,将配合德军进军苏丹凯塞林承诺他们只在非洲范围内作战,其余战事不要他们插手,预定配合参战的就有埃及第3、4、5三个师,根据苏丹北部划给埃及的约定,双方准备在合适时机正式宣布。

安顿完埃及的事情后,凯塞林又马不停蹄地往巴格达去。

埃及统治阶级在面对英国人时,虽然竭力做出一副样子咬牙切齿痛恨的样子来,但总归还有一点扭扭捏捏和惧怕心里,但伊拉克方面显然就没有这个顾虑,一年多前伊拉克曾经与英国人好好打过一仗,虽然输了,但在德国驱逐英国势力时,基本是举国一片欢腾,哪有什么藕断丝连的想法。而拉希德本人有逃亡德意的经历并与德意军队并肩作战的经历,因此对待英国人更是毫不手软埃及的英国人是被礼送出境的,伊拉克的英国人全被拉希德关进了监狱与战俘营,所有亲英派也被血洗一空一如当初他失败之后,亲英派清洗亲德派一样。

但令凯塞林头疼的是,伊拉克人的求战显然更强烈了些。拉希德代表的伊拉克政府不但允诺把所有油田和设施都交给德国,甚至还大方地表示伊拉克境内任何地块,只要德国看上,都可以立即开,期限1oo年,伊拉克只收一半产出或者折价哪怕德国人用装备或工业设备冲抵也行,但伊拉克有个不大不小的要求:如果科威特不能并入伊拉克,那至少要从沙特这里弄一点地盘下来。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不但火通过了对英、美宣战的声明,还主动递交了加入轴心的申请这时候双方连后续重大条件都还没有完全谈妥呢。

为了让这件事看上去合情合理,拉希德不但动伊拉克媒体大造舆论攻势,甚至连现成理由都给凯塞林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