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霍夫曼的野望(2 / 3)

铁十字 月影梧桐 2036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除给卡车进行标准化定型外,施佩尔还确定了另外三款标准车型,一款是大众的桶车,一款是梅赛德斯的15ooa指挥车,前者是侦查、快、宪兵部队和低级军官用车,后者是可乘坐7人的指挥部与中高级军官用车,最后一款是奔驰17ovk,配给将军级以上军官和政府高级官员使用。桶车的产量期望是每月2ooo辆,而指挥车与17ovk的产量期望分别是每月4oo和2oo辆,由于后两者产量要求不大,生怕别人抢订单的梅赛德斯和奔驰公司忙不迭地宣布自己包揽了。

除标准车型外,北非和中东战役还缴获了大量美国十卡,前线使用起来非常满意,施佩尔还有点扭扭捏捏,霍夫曼直接拍板:“仿!”

眼疾手快的斯太尔和太拖拉公司立即抢走了任务。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此就够了,但前不久霍夫曼神秘兮兮地要求施佩尔秘密开展15吨长轴距的越野平板卡车研招标(极端情况下要求能载至2o吨),后者一直没弄明白这款车型有什么用,问了几个卡车设计师也百思不得其解,就在他准备重新拿回去与霍夫曼沟通时,恰巧碰到了前来汇报导弹开进度并申请后续经费的布劳恩,他只看了半分钟就明白了这东西是用来干嘛的。

“有了这个玩意,v2导弹将来就可以装在上面机动射,元英明,我原以为他只会考虑装在火车上呢。”恍然大悟的施佩尔立即通过秘密渠道安排下去。

同坦克一样,卡车标准化的浪潮也强行推动意大利往前走,在现成图纸和德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意大利卡车工业领头羊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不到半个月就生产出了挂该公司标志的闪电卡车。

如果墨索里尼还有点面子上下不来的因素,各大资本家剩下的只有高兴,接受德国生产线也好,派遣设计师参加德国新项目也好,按德国标准化图纸生产也好,在和平年代都是争不了、抢不来的好机会,等于是德国人免费带意大利人玩他们在重型装备上的水平和能力会提升得很快,将来仗打完了,这些工业能力都可用于民用产品。坦克转成大型拖拉机还要费点脑子,卡车和小汽车转成民用产品那就是一眨眼的事。将来技术水平赶上德国不敢,过法国还是大有希望的。而德国资本家则津津乐道施佩尔部长下的天量订单和伸进意大利资本体系的机遇,大家最开始还对是否有足够燃油驱动这么多车辆表示怀疑,等隆美尔元帅将中东各大油田拿下来之后,各公司连最后一丝怀疑都没有了,只将满腔精力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