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春醒(11)(2 / 3)

铁十字 月影梧桐 2383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直在旁听的罗科索夫斯基连连摇头,他也没什么特别高明的办法,在总参谋部将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调给他并加入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之后,战线终于稳定下来,他受到的压力不算太大。

朱可夫微微叹息,不再继续纠结格罗兹尼这件事——巴库失守后,全苏原油产量骤降到不足1200万吨/年,而格罗兹尼是剩余油田中非常重要的产油区,一年可提供近300万吨原油,丢掉这片区域意味着苏联原油产量将掉进1000万吨以内。从军事角度考虑,华西列夫斯基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他认为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斯大林同志会有别的想法。

果不其然,几分钟之后参谋便拿来了莫斯科的电报,朱可夫扫了一眼之后脸色变得很难看:斯大林原则同意高加索方面军撤退,但希望能坚守格罗兹尼2-3个星期,以便将相关采油设施拆解到乌拉尔地区去。这个要求不能算错,因为如果要扩大乌拉尔地区产出,必须有足够的设施,采取拆迁是最行之有效的。

“不能这么做。”华西列夫斯基当即表示道,“现在敌人还没大规模扑上来,及时撤退还有一线生机,如在格罗兹尼耽误2-3周,只怕整个高加索方面军都会搭进去,那时候就不是损失一点油田设施,而是会损失大量的部队与装备。”

“就这么给斯大林同志回电?”

“好!”

参谋转身刚要走,却被罗科索夫斯基拦住了,他用略显迟疑且委婉的口气提醒道:“这个……2-3周如果守不住,能不能考虑只坚持一周?我们不能光考虑军事问题,也要多考虑一下政治影响!”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浑身一震,一瞬间他们就明白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意思:如果这么简单干脆地回绝斯大林,莫斯科一定会转身将询问是否能坚守的电报发往高加索方面军,以秋列涅夫的执行力一定会回答可以坚持下去,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而站在后者的立场,这样的答复十分正常——高加索战局如此糜烂,最后一定有人要为此负责,秋列涅夫现在是第一号责任人,如果他再不“表现”得卖力一些,别说斯大林,就是内务部恐怕都不会放过他。

从大风大浪里走过来、“久经考验”的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马上同意罗科索夫斯基的建议,将坚守提议改为一周,并明确将高加索方面军的退却方向指定为阿斯特拉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