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好的办法。”史-汀生摇着头,满脸沮丧,“与阿根廷接壤的一共是5个国家,分别是智利、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智利、乌拉圭和巴拉圭明确拒绝我们军事介入,玻利维亚态度暧昧,不过那里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不是进攻的理想场所,只有巴西明确表示支持,并怂恿我们加派兵力、追加物资,不过想必你们都懂得,巴西情况是很复杂的,这未必是他们的真实意思表示……”
巴西是欧洲移民主要的聚居国家,整个巴西拥有150万德国后裔,如果再加上意大利后裔和日本后裔,亲轴心的巴西人口将近500万。而且这些人口还不是均匀分布的,巴西南部的圣卡特琳娜和南里约格朗德州有大批的德国和意大利移民,同时巴西还拥有亲德国的国社组织——巴西联合行动,拥有50多万名成员。
巴西的外交系统以外交部长奥斯瓦尔多-阿拉尼亚为代表,是亲美的;而巴西的军队系统以陆军总参谋长蒙特罗将军为代表,是亲轴心的,他曾公开宣布美国驻巴西军事使团首席代表莱曼-W-米勒准将是“不受欢迎的人”。而巴西总统瓦尔加斯执行的完全是独裁统治,他通过政变上台,并取缔了议会和政党活动——包括巴西联合行动,这是一个视利益和权力为最高准则的、继承拉丁美洲传统的考迪罗制的人物。
之所以巴西加入同盟并对轴心宣战,不是因为瓦尔加斯在政治或意识-形态上反对轴心,他完全是投机——一方面美国承诺援助巴西,另一方面他认为轴心不可能获得胜利。
史-汀生所谓的“复杂”就很清楚地表明:邀请美军入驻并对阿根廷使用武力并不是巴西上下一致的意见,很可能只是亲美外交系统自身的想法。
罗斯福最后问金上将:“对阿根廷的整体战略你有什么调整思路?”
“我的策略很简单,停掉亚速尔作战计划,转向马岛使用兵力,而且要海陆双管齐下,用最快速度摆平阿根廷局面。”金上将走到地图前,全面描绘了他设计的“联合要素”计划:
第一路是陆军,还是按原计划在委内瑞拉登陆,快速推平法属圭亚那,然后交给自由法国;
第二路也是陆军,在巴西登陆,加强巴西的防御力量,哪怕不去进攻阿根廷,也不能让阿根廷或德国人打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