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航空装备美方还能保持自己的惯有节奏,那从重型坦克开发历程就能看出来美国的节奏乱套了。
两个党卫军美国师交代得十分清楚,为对抗虎式坦克,美*方迫不及待地把m6重型坦克这种不成熟的残次品拿来使用,听说还生产了上千辆之多。结果在佛得角惨败,看过实物的德国设计师对其根本不屑一顾除了那门90mm坦克炮,其他全是垃圾!
倒是谢尔曼一直被设计师们认为很不错,至少比本国4号坦克更有潜力,认为美国人完全本末倒置。如果按德国套路,一定是仿效4号g的升级方式给谢尔曼打补丁,如将其前装甲从51mm升级到80-90mm,并换装新的坦克炮这样改造后的新款谢尔曼稳吃4号g,能达到豹式90-95%的水平。
设计师们甚至还亲手改造了几辆谢尔曼,先用35mm匀质装甲给谢尔曼打上防御补丁,然后再把豹式的炮塔直接嫁接到谢尔曼身上,再适当优化一下悬挂,德版谢尔曼改造后总重量不过33吨出头,效果非常不错,火力、机动、防御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德版谢尔曼号称九折豹,这个技术水准再结合美国坦克生产能力是很可怕的,因为豹式德国自身产量不到700辆/月,而谢尔曼如果美军开足马力,月产量至少能达到豹的3倍。
在美国类似的谢尔曼魔改同样有,标准代号m4a3e2,昵称小飞象。即在普通谢尔曼坦克基础上大幅增强防护:车体下半部分正面装甲加厚为114-,倾角34度-90度,侧面38mm;车体上半部分正面装甲厚度,倾角43度,侧面加厚为76mm;炮塔正面火炮防盾以外部分及侧面、后部装甲厚度,炮塔正面火炮防盾厚度,得益于能提供500匹马力的福特v8液冷引擎,小飞象虽然达到38吨重但机动性还差强人意。
问题是38吨的小飞象显然改造过头太重了,与同为38吨的豹式相比,火力弱(小飞象还是短管75mm炮)、机动肉、防御略强,但88/l56坦克炮照样穿,就算这样魔改也挡不住虎式,所以本来很好的创意被德国人带歪了,美方没去重点发展小飞象而是去加速捣鼓42吨的m26(潘兴),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is-1身上。
m6的表现虽然从佛得角前线得到的回馈不多,但各方面都反应不好,美军直接就宣布放弃转向m-26,马歇尔下了死命令,9月份之前必须造出1000辆,然后就是各种坑,工程师、部队和工厂全都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