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恒沛自己也知道,低声都结巴了:“这不是急吗,要凑数。”袁训摆手让他不要急,也不要再说,对着来的人点名:“小柳,去叫人,按我昨天对你说的,”柳至是见到这种阵仗,做诗才最光彩,他早抢过一枝子笔,又取出一张纸:“我做诗,”
“你不但叫人,还得做十首出来,”
柳至张大嘴:“啊?你同我开玩笑呢?”按你昨天说的,把人都叫来,我还有时间吗?袁训拍住他肩头:“你马快,再叫姚远,梁良与你同去,快点儿啊,回来路上再把苏先叫出来,”
“可苏先说他累了,他才从京外面回来,还受了伤,”
“管不了许多,你看两边埋伏的,今天晚上只怕一百首诗还交待不过去,”袁训把他一推:“去吧。”
再低声嘻笑:“新人入洞房,功德无量。”
就出去三个人。
三个少年都是薄薄罗袍,在夜风中跑起来,袍角儿飞扬,看得常大人不禁微笑。他抚须想,啊,老夫今天这儿子成亲事,估计要成个佳话。
他的眼睛盯住袁训,定亲那天袁训来到没坐多久,后来探花一中,天下闻名。常大人一直没来得及认真见过他,今天才能细细地打量他。见他正在分派:“每个人尽力的做,不要想着一百首这个数目,香尽以前全做出来,把不好的挑出去。”
“对对,”钟恒沛总算有功夫抹汗,而且松了一口气。有做的不好拿上去交差,还真的……以后这人丢上一辈子。
一旁儿早备下成箱子的纸笔,七、八个家人帮着研墨。少年们各取纸笔,有流连在厅下面对月寻灵感的,有早执酒杯,边喝边写的。
这中间,袁训是最稳的那一个。
常大人点头满意,小五的这门亲事倒是不错。先不说南安侯如今是自己的上司,这袁训现在算自己的下属同僚。
十三道监查御史,常大人并不完全管辖。袁训更加例外,他是过了明旨,依然在太子跟前行走,都察院的两位左右都御史,南安侯在其一,都是不敢管袁训的。
从仕途上来看,常大人想自己五儿子这门亲事是好的。
而从文才上来看,此时来的人,又全是闻名过的才子,这中间探花郎更是出色。常大人就自己个儿的得意,又有亲戚们见到一堆神采飞扬的少年们来帮忙,都夸他娶了一个好媳妇。
这个时候,洞房重又传出争执声。
“你说,头一个打仗的人是谁?”这是常五公子的声气,玉珠哑了嗓子。他们两个人争诗写词,写到中间,还没有忘记斗嘴。
论打仗的人,是玉珠先提起来。玉珠成亲那天,就知道常家的不同。洞房这一天,玉珠是一定会难为丈夫的。她自己难不到,就寻思旁门。五公子是走科举路的,是个斯文人。那兵书呢,他一定不会看。
别人成亲前,恶补嫁妆。玉珠姑娘成亲前,恶补兵书。
她才问五公子最早的兵书是什么,五公子回答不上来,是常大人的门生,有一个回答上来。现在该五公子问,他也刁钻,问的问题一样古怪。
新人回答不出来,这问题就往外面传。宝珠早坐到女眷中间去,因知道自己念书不深,就老老实实不敢说话,此时就担心,万一表兄表凶全不会回答,这洞房……
袁训头也不抬,回答道:“头一个打仗的人是盘古。”
宝珠见回答上来,先就松口气。
众人都不解,常大公子就问:“出自哪个典故?”袁训还是不抬头,他正在写诗。一面写,一面答:“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人知道,还要出处吗?盘古和天地打,打开了他们!”
众人绝倒,算过。
把答案传到洞房里,两个新人暂时无话可说,他们也在低头做诗做词。
外面,传话的三个人快马加鞭,都有腰牌别在身上。遇到巡道的人,就灯笼下面一亮,说声有事,继续飞奔。
这是京里天子脚下,不是无人管束的旷野。
柳至马先到一处寓所,在外面大呼:“余伯南,余伯南!”余伯南还没有睡,正在赏月乘凉,院子浅小,外面一叫他就听到,见嗓音不熟悉,但大呼小叫的不怕人,不会是歹人,余伯南就大声的回:“什么人!”
“探花喊你斗诗文!”
余伯南一跳起来,精神马上来了:“好!”换衣裳叫小子带马,余夫人才睡下,也让惊动。见半夜三更的不知明里的叫儿子出去,大衣裳也不着,一件里衣儿就出来:“去哪里,什么人?”
“斗诗!”余伯南已大步往外,想探花叫我斗诗!看我赢定你!
柳至早就在外面催促:“快快!”又去下一家,余伯南乐了:“这是冯家。”见柳至在外面大叫:“冯尧伦,探花喊你斗诗文!”
冯四公子带着五、六个兄弟一起出来。大家上马到路口,柳至急道:“限着香呢,我还要找人不及送你们,你们沿着这条路走,这条路没巡逻的,但到了前面槐花胡同,没有人候你们,就等着,有人候你们,他是长陵侯世子,有个这样的腰牌,”
一拍腰间,让他们看明白了,再道:“快去。”拍马又走。
他急促的话语,和探花叫你斗诗文,把余冯等人心头的火惹得足足的。都是少年,都有冲动。也不管这事儿是真是假——在京里这么久,总是见过柳至一面两面,余伯南往太子府上去过,是认得他。
都感觉出真的十万火急,就拍马:“走。”
往前面路口上去,果然有两个人在明光处站着。冯家的人都谨慎,先松口气。如果是歹人,不会先在明光处亮出面容给别人看。
冯家兄弟中,冯大老爷常年在京中为官,他的儿子们跟出来两个,都认得长陵侯世子,怕兄弟们不认得,指给他们看:“果然是世子。”
大家还是快马前行,见到巡逻的人,也是一瞬就过。常府门外才下马,就见到又一群人快马过来,最后一个,是刚才叫人的柳至。
冯四公子才佩服,他的马真是快。见柳至马上提下一个人,那个人都快吐了:“差点儿让你颠死,你这哪是诗文会,你这是要我命。”看面容,却是今科的状元孟至真。
余冯等人,都更认真起来。状元都到了,今天晚上不是能善罢干休的。又疑惑,这一家门上贴着喜字,有喜事儿还斗诗文?
他们都是白天从安家喝过喜酒回来,也会过宝珠,但是并不认得常大人府上,这就没有想到。
一行人忽忽拉拉往里奔,不是走,是跑。你裹着我,我卷着你。冯大老爷的儿子想,这活似赛跑的,斗诗文哪有这么的不斯文?
但见柳至手中提着状元郎,多一个人在手中一样的跑在前面。冯公子五体投地的服气,一边擦汗一面不再起腹诽。
一堆人进到厅上,见满厅客人,心想总要见个礼儿,互道姓名,把斯文行止拿出来,不慌不忙的,不疾不徐的,方步迈好的,这才是夫子门下的念书人是不是?
可哪有这个时间给他们。
有人过来,袁训也在其中。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一人手中塞枝笔,加张纸。道:“做诗,月色!”
就这四个字,明白的早明白过来,糊涂的还成发懵。
这主人呢?
这是为什么呢?
余伯南一转眼儿见到宝珠在内厅上,才开心的要说话,宝珠道:“做诗,快。”冯四公子一听,咦,宝珠的声音。也转个笑脸儿过来,还没有说话,冷不防的肩膀上狠拍一巴掌,袁训同样又给余伯南来上一下子,一拨,把他们拨得面朝外面,看不到宝珠,袁训道:“三姐成亲,洞房里要诗,快!”
又手一指香:“只有一指了!”
“好!”
这下子,冯余也就明了,顾不上和袁训计较打得肩头重,眼睛盯住一指的香。又顺便看到另外几个人。
榜眼张公子,带着几个兄弟先一步来到,也正在做诗。
来的人多了,钟氏兄弟就能缓下来。他们四兄弟做三十首诗,还是半枝香内做出来的,也早累了。就帮着张贴诗,帮着看墨笔足不足。
见柳至写得飞快,钟恒沛虽然不想打搅他,也敬佩地笑道:“小袁说你给十首,我还担心,却原来你真的是急才。”
“我这是路上想的,我一路上跑马近半个时辰,月色早在心里,诗也在心里。”柳至眉开眼笑,一面写一面盖印,一面念叨:“这是我写的,盖个小印,免得让人抢。”
钟恒沛窃笑,你当别人都不写名字吗?
烛光一闪,厅口儿又出来一个人。这个人面容惨白,右手臂上还扎着白布,就能看出他是失血过多的白。
“苏大人,”
常家当官的人不少,这就都认得他。这也是太子跟前的宠臣,早在柳至和袁训前面深受太子宠爱。
这一位苏先,却是前科的前科的前科状元郎!
他看着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他是十二岁就下科场,少年名扬,就早了袁训三科,是九年前的事情。
常大人深为得意,看看我今天来的客人皆是不凡。但又担心,看上去他受伤不轻。正要上前去问候,外面月亮下面,有人大叫大嚷:“表兄们,候我一候儿,我来了,我没到,你们谁敢论诗文!”
钟氏兄弟,袁训宝珠一起笑。
阮二到了。
阮二不猖狂,没有人敢这么的猖狂才是。</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