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缟素回京(2 / 3)

长门好细腰 姒锦 2062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声音不大,砸在冯蕴的心上,却似重锤。</p>

兴和小皇帝她没有见过,当然不是因为情分或是为李桑若掬一把同情的泪,而是此事对她来说,太过意外……</p>

这位小皇帝上辈子并非短命之人。</p>

冯蕴在齐宫故去的时候,他还在中京活得好好的……</p>

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p>

重大事件的改变,令冯蕴不安。</p>

“消息可准确?”</p>

敖七道:“错不了。阿舅一行刚到安渡郡就得到了消息。据说太后当场昏死过去,使臣齐齐伏地,哀声痛哭,一律缟素回京……”</p>

两个人相对无言。</p>

近来发生的变故,一桩接一桩,敲击人心。</p>

冯蕴沉默了许久,“走吧,进去吃口热茶,慢慢说。”</p>

地上全是积雪,站在门口说话很是不便。</p>

不料敖七拱手谢过,却是拒绝了。</p>

“营里还有事。我过来是给舅母知会一声,明日启程,我同你一起回安渡。”</p>

冯蕴对北雍军的兵调安排,并不全然了解。敖七这么说,必然是裴獗早就安排好的。</p>

她点头道:“行。我们码头见。”</p>

“码头见。”</p>

敖七调转马头,很快消失在风雪中。</p>

冯蕴半眯着眼站了片刻,提起裙摆往里走。</p>

“人各有命,先过好年吧。”</p>

-</p>

次日晨起,冯蕴辞别温行溯,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出发。</p>

去码头的时候,看到敖七等在路口,在他的背后,是运兵的战船,一艘接一艘,仿佛与江水连成一片。</p>

冯蕴望一眼,玩笑道:“都回安渡过年吗?”</p>

敖七沉着脸,难得的严肃。</p>

“赤甲军调派去安渡大营。”</p>

这是裴獗的战略安排,冯蕴不多问什么,笑了笑,客气地邀请敖七忙完后,去长门过年。</p>

敖家二老和裴獗都走了,敖七一个人留在这边,她这个舅母理应问一声。</p>

敖七欣然答应,“我要吃韭菜馅的饺子,肉多一点,全部要肉的。”</p>

冯蕴怔了怔,想到刚入营那天敖七馋鸡蛋的样子,不免有些好笑。</p>

“缺不了你那一口。”</p>

两个人有说有笑,敖七护送冯蕴上船,径直离开了。</p>

再一次见到他,已是石观码头。</p>

冯蕴不免有些惊异,这小子怎么每次都比她快?</p>

敖七在码头等她,“舅母。我就不送你回花溪了。你我就此别过。”</p>

冯蕴道:“你自去忙碌,不用管我。”</p>

敖七一笑,望着她的眼睛,幽幽闪烁,又垂下。</p>

“这是哪里话?不前来相迎舅母,做外甥的也太不知礼数了。”</p>

冯蕴:……</p>

这小子言不由衷,阴阳怪气。</p>

但确实是因为担心她的安危,才会在百忙中,抽空过来。</p>

敖七朝她一笑,翻身上马,匆匆离去。</p>